?? f.報警裝置。
??? ②主電源開關應設置于機房入口能方便迅速接近處,同一機房有數臺電梯時,各臺電梯的主電源開關有易于識別的標志。
??? 4、曳引輪:
??? ①曳引輪、導向輪、飛輪、限速輪上應涂成黃色或部分黃色,并在曳引輪或飛輪上標出與電梯升降方向相對應的標志。
??? ②測速發(fā)電機如采用鏈、帶傳動時應設安全開關。
??? ③曳引鋼絲繩應符合GB8903-04的規(guī)定。
??? ④曳引輪垂直度不大于2㎜,曳引輪繩槽與導向輪對應繩槽平行度不超過1㎜。
??? 5、限速器:
??? ①限速器應有銘牌,表明其動作速度、制造廠、出廠編號及出廠日期,其調節(jié)部位應有鉛封或漆封,限速器上應標明與安全鉗動作相應的旋轉方向。
??? ②限速器鋼絲繩直徑不小于6㎜。
??? ③限速器、選層器活動部位潤滑良好,開關動作可靠。
??? ④GB7588-95規(guī)定,限速器應加電氣開關。
⑤限速器動作應發(fā)生在速度至少等于額定速度在115%、但小于下列各值的情況下:
??? a.0.8m/s?? 對于除了不可脫落滾柱式以外的瞬間式安全鉗。
??? b.1.0m/s?? 對于不可脫落滾柱式安全鉗。
??? c.1.5m/s?? 對于個別有緩沖作用的瞬間式安全鉗和用于額定速度不超過1m/s的漸進式安全鉗。
??? e.1.25V+0.25V2??? 對于額定速度超過1m/s的漸進式安全鉗。
??? 6、井道與底坑:
??? ①電梯井道應為電梯專用,且符合GB7588-95中5.8條的規(guī)定。
??? ②頂層高度與底坑深度應符合GB7588-95中5.7條的規(guī)定。
??? ③底坑應設停止運行的非自動復位的紅色停止開關及電源插座和固定照明。
??? ④底坑對重側應設防護欄,其高度由底坑0.5m-1.7m;有通井道時,應設高度不低于2.5m的護柵隔離。
??? ⑤安全鉗鍥塊間隙兩側均勻。
??? ⑥底坑深度大于1.8m時,應設爬梯。
??? 7、導軌:
??? ①當電梯礅底或撞頂時,導靴不應越出導軌行程,并留有一定的與電梯速度有關的進一步制導行程。
??? ②每根導軌側工作面對安裝基準線的偏差不大于0.7/500,相應偏差在整個高度上不超過1㎜。
③兩根軌間的距離偏差:轎廂導軌為+2㎜;對重導軌為+3㎜。
??? ④每個導軌至少有2個導軌支架,其間距不大于2.5㎜,焊接支架的焊縫應是連續(xù)的,并應雙面焊牢,支架不得直接用膨脹螺栓固定在磚墻上。
??? ⑤導軌接頭臺階不大于0.05㎜,不得有連續(xù)縫隙,局部縫隙不大于0.5㎜。
??? 8、層門與轎廂:
??? ⑴ 層門下端與地坎的間隙為5-8㎜。
??? ⑵ 門刀與層門地坎,門鎖滾輪與轎廂地坎的間隙應為5-10㎜。
??? ⑶ 水平滑動門在開啟方向以150N的外力施加在最不利點上,門縫間隙不得超過30㎜。
??? ⑷ 轎頂對重應設防護欄,其高度可設為900-1100㎜(參考),其它側與井道壁間距大于300㎜時,也應設防護欄。
??? ⑸ 轎頂安全窗應設安全開關。
??? ⑹ 轎頂對重側護欄與對重最突出部件之間距不小于50mm。
??? ⑺ 轎頂輪、對重輪應設護罩及擋繩裝置。
??? ⑻ 轎內應標出額定載荷及乘客數、制造廠名。
??? ⑼ 轎內操縱面板上應設能切斷電路的電鎖,并標出各開關按鈕的名稱。
??? ⑽ 設有“應急”的電梯,其轎內操縱面板上的檢修開關應為電鎖控制,應急按鈕只有用鎖匙將檢修開關置于檢修狀態(tài)才能起作用。
??? ⑾ 雙開門電梯,當某層無門時,相對的轎門不得開啟。
??? ⑿ 轎廂安全鉗應設電氣聯(lián)鎖開關。
??? 9、對重應有壓板可靠固定,防止松動。
??? 10、限速器張緊裝置,鋼帶張緊裝置應設安全開關。
??? 11、補償鏈、繩在電梯運行時,不得與井道或其它部件相碰撞。
??? 12、電氣安全部分:
??? ①導線兩端應有編號。
??? ②動力和控制線路應分別敷設,微信號及電子線路應按產品要求分別敷設,或采用抗干擾措施。
??? ③底坑、轎頂照明應為安全電壓。
??? ④機房和井道內電線敷設應用金屬線管槽、軟管等保護或用阻燃型的管槽、軟管保護,如用阻燃型材料,應出具型式實驗報告。
??? ⑤隨行電纜不應于井道內的固定物鉤拉,即使轎廂完全壓縮緩沖器電纜也不應與底坑底面相擦碰。
??? ⑥轎頂檢修運行開關應是雙穩(wěn)態(tài)的,并應設有無意操作的保護,且應滿足下列條件:
??? a.進行檢修運行時應取消:正常巡行(包括任何自動門的操作)和機房的緊急操作運行。
??? b.轎廂運行應為持續(xù)按壓按鈕,并標明運行方向。
??? c.應設非自動復位的紅色停止開關。
??? d.轎廂速度不應超過0.63m/s。
e.不應超過轎廂正的行程范圍。
??? f.檢修運行時,所有安全裝置有效。 g.金屬電線槽彎角電線受壓處,應墊襯加以保護,出入管槽口處應用護口或其它保護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