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曲绦匀投资有限公司

安全管理網(wǎng)

淺談建筑防雷安裝措施

作者:張春  
評論: 更新日期:2010年08月17日

  接地裝置:接地裝置中接地極一般采用Φ19或Φ25的圓鋼或者L40X4或L50X5的角鋼。鋼管時為G50。接地極埋深不小于0.6m;垂直接地體長度不小于2.5m,其間距不小于5m,兩接地極間采用接地母線即扁鋼焊接。為防止跨步電壓對人體的傷害,接地體距外墻不小于3m,避開人行道不小于1.5m。

  接地極也可以沿建筑物四周砸一圈垂直接地體,即周圍式接地方式。這時,不需要離開外墻3m,而以靠近建筑物基礎溝槽的外沿敷設為合理。因為它與基礎鋼筋距離較近,能起到均衡電位的效果。但如果能夠采用建筑物的基礎主筋作接地體效果更好,不僅節(jié)省鋼材,而且接地電阻較小。

  總之,周圍式接地方式優(yōu)于獨立式接地方式。周圍式接地的沖擊電阻小于獨立式接地電阻。并且便于和各種入戶金屬管道相連,并可利用自然接地體(如混凝土建筑的基礎鋼筋、深水泵金屬外套館、金屬管道、金屬井管等)降低綜合的接地電阻。當建筑的防雷接地和保護接地合一構(gòu)成聯(lián)合接地體時,其共用接地電阻按其中最小值的要求選定,防雷接地不大于10Ω,保護接地不大于4Ω,故聯(lián)合接地電阻不能大于4Ω。此外,防雷系統(tǒng)采用的各種鋼材必須采用鍍鋅防銹鋼材,連接方法要用焊接。

  三、建筑物的防雷等級及工程要求

  防雷等級按規(guī)定分為三類,一類防雷建筑是特別重要的建筑物,如國家級的會堂、重點文物保護建筑、超高層建筑物等;此類建筑物的防直雷擊一般采用避雷網(wǎng)或避雷帶,網(wǎng)格不應大于10X10m,兩條平行避雷帶的間距不得大于10m。引下線不少于兩根,其間距不大于18m。為防止雷電波的侵入,引入建筑物的電纜金屬外皮、鋼管等應與接地裝置焊接在一起。

  二類防雷建筑是重要的或人員密集的大型建筑物、19層以上的住宅、高度超過50m的其他民用和一般工業(yè)建筑等。三類防雷建筑如城區(qū)處于建筑群邊緣的20m以上的建筑,雷電活動強烈地區(qū)15m、少雷區(qū)25m以上可以設防雷裝置的建筑。

  總之,建筑防雷系統(tǒng)直接關系到建筑及建筑內(nèi)設備、人員安全。所以我們在設計、施工時必須加強管理、加強監(jiān)督,防止因為防雷系統(tǒng)的不合理導致意外事故的發(fā)生,特別對容易造成火災事故損失重大或人員傷亡的建筑物及高層建筑物,防雷系統(tǒng)必須符合設計規(guī)范及各項施工要求。因為建筑防雷系統(tǒng)一旦出現(xiàn)火災事故,往往損失重大。所以,建筑防雷系統(tǒng)也是我們消防監(jiān)督中不可忽視的重點。

網(wǎng)友評論 more
創(chuàng)想安科網(wǎng)站簡介會員服務廣告服務業(yè)務合作提交需求會員中心在線投稿版權聲明友情鏈接聯(lián)系我們
漳平市| 璧山县| 和林格尔县| 乌拉特后旗| 绥滨县| 大田县| 兰溪市| 屏边| 瓮安县| 云南省| 满洲里市| 白朗县| 孝义市| 连平县| 黔西县| 东城区| 敖汉旗| 阳西县| 新源县| 宁安市| 团风县| 石阡县| 尖扎县| 青神县| 志丹县| 桂林市| 松溪县| 永定县| 萍乡市| 磴口县| 米林县| 漳浦县| 临汾市| 竹北市| 怀远县| 乳源| 青田县| 班玛县| 大埔区| 成安县| 托克逊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