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掛牌上鎖制度
掛牌上鎖制度指在設備調整和維修時,為保護作業(yè)者人身安全,防止機器突然啟動而采取的一種安全措施,即將啟動裝置鎖住,掛上警示牌以防止意外發(fā)生。掛牌上鎖制度具體規(guī)定有:
1、需要修理或調整時,應通知維修部門。
2、在設備進行修理或調整時,將其鎖定并貼上標簽或掛“有人操作,禁止啟動“的標志牌。
3、修理或調整設備的人員應在控制系統(tǒng)上加上自己的鎖。
4、確保設備不能被告啟動后方可進行維修。
5、嚴格執(zhí)行上鎖、掛牌程序。
6、維修結束后,恢復所有的安全防護裝置。
六、動火管理制度
動火管理制度是指企業(yè)在具有燃燒或爆炸等危險的場所(禁火區(qū))進行明火作業(yè),操作前必須制訂安全方案,落實安全措施,報請安全主管部門審批,取得動火作業(yè)許可證,方可進行動火操作的一項安全管理制度。
在企業(yè)中,凡是動用明火或可能產生火種的作業(yè)都屬于動火作業(yè)。例如:電焊、氣焊、烘砂、切割、熬瀝青、噴燈等明火作業(yè),打墻眼、鑿水泥基礎、電器設備的耐壓實驗,電烙鐵錫焊、鑿鍵槽、開坡口等易產生火花或高溫作業(yè)。在禁火區(qū)內從事上述作業(yè)都應執(zhí)行動火審批手續(xù),辦理“動火證“,落實動火安全措施。
七、班前班后會制度
班前會是工作開始前由班組長組織召開、班組員工參加的工作安排會,會上要將安全預防措施和注意事項一并交代。班后會是工作結束后對全天工作進行總結,對出現的問題總結教訓,并在專門的記錄本上做好記錄,為以后改進工作提供依據。如某公司班前會制度規(guī)定,班前全應結合當日的具體生產(檢修)任務及工作環(huán)境,詳細布置工作,并明確安全責任人;根據每一時期員工的思想向和季節(jié)變化,講解安全注意事項。
八、安全交接班制度
安全交接班制度對于確保安全生產,避免各種事故的發(fā)生意義重大。安全交接班制度要求明確交接班的時間、內容、要求等。如某公司規(guī)定,必須按時交接班,交接班必須在現場交班,嚴禁在現場以外的地方交接班。交接班必須實行對口交接,上不清,下不接。交班人員應對設備運行等現場情況做詳細介紹,接班人員應對設備運行情況等進行檢查,若發(fā)現存在問題,交班人員不得下班。具體如下:
1、凡多班制生產設備,都必須執(zhí)行交接班制度。認真準確填寫《設備運行交接班記錄》,并簽字。一班制設備,操作工應填寫《設備使用日記》。
2、交班人員下班前必須認真清掃,擦拭設備,向接班人員介紹潤滑、安全裝置、轉動系統(tǒng)、系統(tǒng)機構等各部位運行中有無可疑情況;以及維護、調整、檢修情況;清點工具、儀表和檢測設備。認真進行交接,并填寫記錄。
3、接班人員必須提前10-15分鐘到達現場,了解設備及現場情況,認真接班并檢查記錄填寫情況。如果確認情況正常,記錄填寫無誤,即可簽字接班。否則,應立即提出,必要時可拒絕接班,并及時報告本班組長處理。接班后設備發(fā)生的問題,由接班都負責。
4、交班組長應將本班內設備使用與故障以及現場情況,記錄在級長《值班記錄》內,向接班組長交代清楚并簽字。較大問題、故障或危險隱患應及時向車間設備員、安全員、設備工程師或設備主任報告。
5、車間設備員、安全員、設備工程師、設備主任、機動科設備管理員、機動科長應定期與不定期地抽查設備交接班制度執(zhí)行情況。
6、《設備交接班記錄》、《設備運轉記錄》、《設備安狀況記錄簿用完后,由車間保管,其中主要記載應于當月月底摘抄入設備管理檔案。
九、安全確認制
平時去超市買東西,大家有沒有注意到收款員的一個小動作。在付款時,收款員一般都會說“收你多少錢,找你多少元”,這個看似簡單的小動作,卻能起到大作用,這實際是與顧客確認所收現金與找零金額,可以有效防止收款員誤認鈔票或出現找錢錯誤。把這個小動作應用到安全生產領域上,就是安全確認制。
安全確認制,就是在生產、施工作業(yè)前,對現場設備、設施、環(huán)境等情況進行檢查確認,對可能存在的危險因素制定防范措施,在確認無誤后方可進行作業(yè)。
安全確認制與日本許多生產企業(yè)廣泛使用的“指差稱呼”相類似?!爸覆罘Q呼就是在工作中用手指點可能有隱患的地方是否安全,待細致地確認后再進行操作。例如在掛職接鋼絲繩的時候,用手指指點確認幾個掛接點是否掛職實,然后再起吊;在沖壓模具換型的時候,用手指指點各部位螺絲是卸完,然后再啟動。用”指差稱呼可以有效防止由于誤操作或人為失誤所引發(fā)的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