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資料對分析和掌握油田地下情況及電泵井的生產(chǎn)動態(tài)十分重要,必須取全取準這些資料才能保證電泵井的高效運轉。目前,電泵井的測壓方法有以下三種:
(1)電機尾部監(jiān)測裝置(即PHD、PSI)測壓;
(2)Ⅲ型測壓閥測壓卜
(3)動液面折算壓力法測壓。
PHD或PSI測壓法目前還處于試驗階段,由于其使用壽命較短,所以在生產(chǎn)中用得較少。動液面折算法由于受套管環(huán)行空間泡沫段的影響,折算出的壓力值誤差較大,使用范圍受到了限制。Ⅲ型測壓閥測壓是當前普遍采用的一種測壓方法,它與機械壓力計配套使用,可以測得潛油電泵井的靜壓和流壓資料,而且檢泵作業(yè)時還可以將堵塞器撈出后代替泄油閥使用。
1.Ⅲ型測壓閥的結構與工作原理
?、笮蜏y壓閥由工作筒、堵塞器、連接器和打撈器組成。堵塞器裝在工作筒內下到井下,依靠內外盤根的密封作用使測壓閥處于關閉狀態(tài),必要時可以用打撈器將其從工作筒內撈出。測壓時,連接器在壓力計的下端與堵塞器的測試桿對接,靠儀器自身重量壓縮彈簧,并靠連接器內部觸頭和彈簧作用使測試桿定位。測試桿上端的φ6mm橫孔與連接器對接體側面的橫孔相連,此時油管與套管連通,壓力沿工作筒的φ6mm孔、堵塞器主體上的φ4mm孔、測試桿下端的φ6mm橫向通孔,進入測試桿的中心孔道,并經(jīng)測試桿上端φ6mm橫向通孔,傳遞到連接器對接體與外配合部分的環(huán)行空間,通過上接頭進入壓力計測壓。壓力測完后重力消失,測試桿在彈簧作用下自動復位,使測壓閥關閉。
2.測壓前的安全檢查與準備
檢查防噴管、扒桿、繃繩的牢固與可靠性,滑輪的靈敏性;檢查轉數(shù)表的準確性,絞車與鋼絲的完好性。檢查井口設備無滲漏,閘門開關要靈活。了解并掌握被測電泵井的管柱結構,測壓閥型號及準確深度和油井的地面流程。
掌握電泵井測壓前的生產(chǎn)動態(tài)、產(chǎn)液量、油壓、套壓、含水及憋壓情況。如果被測電泵井的結蠟嚴重,則應提前與采油隊取得聯(lián)系做到先清蠟、后測壓,保證壓力計起下順利。對電泵井測壓前錄取的各項參數(shù)做好記錄,以備與測壓完后錄取的資料進行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