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鉆機等電氣設備停止運轉時必須把開關打零位,閉鎖。
三、施工安全措施
1、機電維修人員負責鉆機設備維護。杜絕鉆機設備帶病作業(yè)。
2、跟班干部、班組長入井必須攜帶便攜式瓦斯報警儀。施工時班組長要將便攜式瓦斯報警儀懸掛在施工地點下風側3m范圍內,距頂不大于300mm,以便對施工地點的瓦斯進行檢測,發(fā)現(xiàn)瓦斯超限及時停電,將施工人員撤離到安全地點,待瓦斯?jié)舛确謩e降到0.7%以下時,方可人工復電,恢復工作。
3、所有作業(yè)人員,必須熟練掌握施工安全技術措施內容。否則,不準參與施工。
4、施工人員必須持證上崗,按時參加班前會,否則不準入井。
5、杜絕“三違”。嚴禁違章作業(yè)和違章指揮。
6、通風區(qū)要保證打鉆地點有足夠的風量,杜絕無風、微風、瓦斯超限作業(yè)。并派瓦斯檢查員經(jīng)常檢查打鉆地點及附近巷道內的瓦斯情況,發(fā)現(xiàn)超限要立即停止打鉆,及時向礦調度匯報,并采取措施進行處理,情況危急時將全部人員立即撤離。
7、施工地點,當瓦斯?jié)舛冗_到0.7%時,停止工作,達到0.8%時切斷電源,將施工人員撤到新鮮風流中,待瓦斯?jié)舛冉档?.7%以下時,方可人工復電,恢復工作。
8、鉆機啟動時,鉆機司機注意力要集中,要求手不離操作手把,眼不離鉆機,動作要準確、及時、迅速。
9、調試鉆機時,要先觀看鉆機油箱內的油位是否合適,鉆機要安放平穩(wěn),打鉆前應上緊各部件螺絲,各機械轉動部分要設防護欄、保護罩,嚴格按操作規(guī)程要求操作,保證設備完好運轉正常,使用操作按鈕必須靈活可靠,保證能夠及時停送電,鉆機空轉運行10分鐘,確認無問題后,方可接上鉆桿、鉆頭,接通水源,由司機操作開始鉆孔。
10、施工過程中,正常鉆進時,除操做人員外,其他人員不得靠近機械運轉部位,以免發(fā)生意外事故;鉆進時動力頭及鉆桿下方后方嚴禁站人,防止發(fā)生鉆桿滑落傷人。
11、安裝鉆桿時,應先檢查鉆桿,應不堵塞、不彎曲、絲口未磨損,不合格的不準使用。連接鉆桿時,要對準絲口,避免歪斜和漏水,安裝鉆桿時,必須安完第一根后,方可再安第二根。
12、安裝鉆桿時,鉆機施工人員在施工時必須衣帽穿戴整齊,袖口扎緊,嚴禁戴手套進行操作,防止發(fā)生鉆機絞人事故。
13、鉆頭送入鉆孔內開始鉆進時,壓力不宜太大,要輕壓慢進,以免崩刃,待鉆頭下到孔底工作平穩(wěn)后,壓力再逐漸增大。
14、打鉆期間,如發(fā)現(xiàn)頂鉆、噴鉆、卡鉆現(xiàn)象或出現(xiàn)地質構造、鉆孔出水、瓦斯涌出異常、忽大忽小,打鉆噴瓦斯、噴煤、哨聲、風聲、蜂鳴聲不斷、掉渣、鉆孔變形、鉆孔夾鉆、鉆機過負荷等突出預兆時,立即停鉆,并且不得拔出鉆桿,切斷該工作面的電源,查明原因,進行處理,當無法處理時通知受影響范圍內的其它人員發(fā)出警告,撤離到安全地點,并向調度室及礦有關領導匯報。
15、打鉆期間,若發(fā)現(xiàn)出水異?;虺霈F(xiàn)掛紅、掛汗、空氣變冷,頂板淋水加大等透水預兆時要立即停止打鉆,但不得拔出鉆桿,切斷鉆機電源,撤離人員至安全地點,向礦調度及礦有關領導匯報。
16、施工過程中,發(fā)現(xiàn)一些單個碎塊從煤或巖體射落,并伴有強烈響聲;地壓活動劇烈,巷幫來壓發(fā)生片幫,煤層中產生震動,手扶煤壁感到震動和沖擊,煤炮聲連續(xù)不斷、由遠及近、先小后大,單響聲后連響等異常響聲;瓦斯涌出量忽大忽小,煤塵飛揚以及在施工過程中各類鉆孔眼口收縮等有沖擊地壓預兆時。要迅速撤人升井。
17、停鉆時必須將鉆頭退離孔底一定距離,防止巖(煤)粉卡住鉆桿。如鉆探到煤層時發(fā)現(xiàn)有瓦斯涌出時,嚴禁任何人在施工地點敲打鉆桿。
18、在打鉆過程中,必須遵循“無水不進鉆”的原則,防止孔內發(fā)生燃燒事故,當發(fā)現(xiàn)鉆孔內有煙霧、異味或其它經(jīng)驗判斷孔內有高溫、著火現(xiàn)象時,要立即停止鉆進作業(yè),增大水量,向鉆孔內注水,進行觀察,同時將滅火器和黃泥移至孔口備用,如以上征兆無法控制時,要停電撤人。
19、當孔口出現(xiàn)火焰時,應立即停鉆,并切斷鉆機電源。迅速正確使用干粉滅火器滅火,將火撲滅后,用黃泥將孔口封死。施工地點必須配備2臺干式滅火器和足夠的黃泥,滅火器放在施工鉆孔以外5m范圍內。
20、每次打鉆時應密切注意返水、排渣情況,當發(fā)現(xiàn)返水量小或返水量突然增大時,查明原因并及時處理,不得急于進鉆。
21、操作人員應避免正對鉆孔,應站立在鉆機兩側,以免噴孔傷人。當噴孔嚴重或有其它突出預兆時應停止打鉆,切斷電機電源,撤出人員,并及時向調度室及礦有關領導匯報。
22、打鉆時一旦發(fā)現(xiàn)孔內有著火現(xiàn)象,要立即停止鉆進,加大孔內注水量,待著火跡現(xiàn)象消除之后,方可停止注水。每班收工前必須對鉆場附近煤(巖)沖刷干凈。
23、打鉆期間,鉆場附近鉆桿必須碼放整齊,嚴禁亂扔亂放。打鉆地點要懸掛鉆孔施工管理牌版,打鉆人員要保護好施工管理牌版,并隨打鉆地點的移動而移動。
24、在巖巷施工鉆孔時,施工人員必須佩戴防塵口罩。
25、使用操作按鈕必須靈活可靠,保證能夠及時停送電。
26、施工過程中出現(xiàn)層位變化時,必須及時填寫層位變化記錄。
27、八一隊放炮期間,威脅到鉆探人員時,站崗人員要將所有的鉆探人員撤至安全地點,并切斷電源。
28、鉆孔施工結束后,及時將施工結果原始資料報送地測科。
七、組織措施
1、施工前由隊長或主管技術員貫徹學習本措施,并簽字。所有施工人員必須嚴格按本措施施工。
2、打鉆期間,隊干部要跟班現(xiàn)場指揮,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匯報、解決。
3、搞好文明生產,每班收工都要用水將巖(煤)塵沖刷干凈。
4、施工地點后路要清理干凈,材料碼放整齊,經(jīng)常保持整潔、暢通。
八、避災原則與要求
(一)、避災要求
1、當發(fā)生煤與瓦斯突出預兆前的預兆時,要立即停止工作,撤離工作面,并立即向調度室匯報。
2、當施工地點發(fā)生火災、瓦斯、煤塵事故時、所有作業(yè)人員要以最快的速度戴好隔離式自救器,迎著新鮮風流方向迅速升井。
3、當施工地點發(fā)生水災事故時,戴好自救器,人往高處走,快速進入上水平和升井。來不及逃離時,抓住頂梁,貼在頂板,等待外援。
4、施工地點出現(xiàn)延期突出的某些預兆,但并不立即突出,過一段時間后才發(fā)生突出。因此,遇到這種情況,現(xiàn)場人員不能猶豫不決,佩戴好自救器,必須立即撤出。
5、如果自救器發(fā)生故障或佩戴自救器不能到達安全地點時,在撤出途中應進入附近預先筑好的避難硐室中躲避,或在就近地點快速建筑的臨時避難硐室中避災,等待礦山救護隊的救援。
6、若無法撤離時,應立即進入預先設置的避難硐室,關閉隔離門,將硐室內的壓風管閥門打開,并把壓風自救袋套在頭上,防止瓦斯進入硐室。
7、一旦發(fā)生災變,施工人員要沉著冷靜,分清災害性質、大小及位置,并及時準確地向調度室匯報。
(二)發(fā)生突出事故后自救措施
1、每人必須隨身攜帶隔離式自救器。一旦發(fā)生突出事故,應立即佩戴好,以便保護自己,迅速撤離危險區(qū)。
2、遇險撤退途中,若退路被突出煤矸所堵,不能到達避難硐室躲避時,可尋找有壓風管或鐵風筒的巷道、硐室暫避,并與外界取得聯(lián)系。這時,要把壓風管的供氣閥門打開或接頭卸開,形成正壓通風,以稀釋高濃度瓦斯,供遇險人員呼吸。
(三)井下避災應遵循以下基本原則:
1、積極搶救。災害事故發(fā)生后處于災區(qū)內的人員應沉著冷靜,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及時投入現(xiàn)場搶救,將事故消滅在初起階段或控制在最小范圍,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造成的損失。
2、安全撤離。當事故現(xiàn)場不具備搶救條件或可能危及人員的安全時,應想方設法迅速安全地撤離災區(qū)。
3、妥善避難。如在短時間內無法安全撤離時,遇險人員應在災區(qū)內自行進行自救和互救妥善避難,等待救護人員的救援。
九、避災路線:
1、當施工地點發(fā)生火災、瓦斯、煤塵事故時,施工人員應佩帶好自救器,并按照《礦井突發(fā)重大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的要求,按以下避災路線進行撤離:鉆場→3205(北)巖中巷→32軌道下山→32上車場→北翼一軌道→-195北大巷→皮帶大井→地面。
2、當施工地點發(fā)生水災事故時,應遵循人往高處走的原則,施工人員應迅速按以下路線進行撤離:鉆場→3205(北)巖中巷→32軌道下山→32上車場→北翼一軌道→-195北大巷→皮帶大井→地面。
3、所有施工人員必須熟知各類事故避災路線及自救知識,以便險情出現(xiàn)時,能迅速撤離。
十、其它未盡事項要嚴格按《煤礦安全規(guī)程》和《煤礦防治水規(guī)定》執(zhí)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