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般安全要求
(1)對有皮膚病、眼病、刺激過敏等患者,不得從事瀝青工作。施工過程中,如發(fā)生惡心、頭暈、刺激過敏等情況時,應立即停止操作。
?。?)高處作業(yè)時應按照“高處作業(yè)”安全交底的要求進行操作。人員不得過分集中,必要時系好安全帶。
?。?)從事瀝青及有毒防水材料作業(yè)工作時,必須穿戴規(guī)定的防護用品。操作人員不得赤腳、穿短褲和短袖衣服進行操作,褲腳袖口應扎緊,并應佩戴手套的防腳套。裝卸、搬運碎瀝青,必須灑水,防止粉末飛揚。
?。?)施工現(xiàn)場應有急救備用藥品,以防被燙傷或惡心、頭暈等時涂抹急救之用。
?。?)操作時應注意風向,操作人員應站在上風方向;如遇大風,瀝青煙霧飛揚,應停止工作,防止下風方向作業(yè)人員中毒或燙傷。
(6)嚴禁使用未成年或精神不正常的工人參加屋面上的瀝青工作或運輸熔熱油類工作。瀝青作業(yè)每班應適當增加間歇時間。
?。?)存放卷材和膠粘劑的倉庫或現(xiàn)場要嚴禁煙火,如需用明火,必須有防火措施,且應設置一定數(shù)量的滅火器材和砂袋。
?。?)開工前,現(xiàn)場施工人員必須向參加操作全體人員進行安全技術(shù)交底。要詳細、認真地將所用材料的品種、規(guī)格、性能和有關(guān)設備(包括防火設備),以及操作過程中應注意事項交底清楚。
(9)雨、霜、雪天,必須待屋面干燥后,方可繼續(xù)進行工作,刮大風時應停止作業(yè)。
2.熬油施工安全要求
(1)熬制瀝青鍋灶的地點,應設置在下風向;距離建筑物應超過10m;距離易燃品堆放場所應超過25m;距離電線垂直下方的兩側(cè)應在10m以外,在地下5m范圍內(nèi)不得有電纜。
?。?)熬制瀝青鍋灶上方必須有防護棚,并要符合防火要求,須配備足夠和妥善的防火器材(滅火筒、砂子、濕水麻袋、鐵鍋蓋或備有一定數(shù)量的滑石粉等)。
?。?)溶化鐵桶瀝青,先將桶蓋和氣孔全部打開,用鐵條串通后,方準烘烤,并經(jīng)常疏通放油孔和氣孔。嚴禁火焰與油直接接觸。
?。?)瀝青加熱溫度及涂抹溫度可參照下表。
?。?)熬油下料,不得超過油鍋容量的2/3,并嚴防溢出鍋外。熬油時應有人看守,必須在滅火后才準離開。下雨前及下班后應將鐵蓋把油鍋蓋好,每天完工后,應將爐火熄滅。
(6)熬油作業(yè)人員,應嚴守崗位,隨時注意測量瀝青溫度的變化,瀝青脫完水后,應用慢火升溫。當鍋內(nèi)油冒白煙轉(zhuǎn)變?yōu)槊皾獾募t黃煙時,應立即停火,這是著火的前兆。
?。?)熬油過程中,在投放瀝青時要特別小心,應將瀝青小塊沿鍋邊緩慢放入,嚴禁大塊投放,鍋內(nèi)不得有積水。鍋上周圍的工具也要注意放好,防止跌入鍋內(nèi),濺起油液。
?。?)熬制瀝青的鍋邊要距離火口應不小于70cm,臨時堆放瀝青、燃料地點必須距離鍋邊不小于5m,鍋與鍋之間距離應大于2m。鍋與煙囪之間的距離應大于80cm。爐灶附近,嚴禁放置煤油等易燃、易爆物品。
?。?)配置冷底子油的位置,要離開瀝青爐火以及一切火源火種50m以上。下料應分批、少量、緩慢,不停攪拌,不得超過油鍋容量的1/2,溫度不得超過80℃,并應在避風處配制。如環(huán)境不許可時,也不得位于火源火種的上風向,必須在其下風向進行。
?。?0)配制冷底子油時,要嚴格掌握瀝青溫度,并禁止用鐵棒攪拌。如發(fā)現(xiàn)冒出大量藍煙時,應立即停止加入稀釋劑。
?。?1)鍋內(nèi)瀝青著火,應立即用鐵鍋蓋或鐵板將油鍋蓋嚴,停止鼓風,封閉爐門,熄爐火。如瀝青溢出地面著火,應用砂、濕麻袋或滅火器熄滅火苗;嚴禁澆水滅火。
?。?2)配制、儲存、涂刷冷底子油的地點嚴禁煙火,并不得在附近進行電焊、氣焊等作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