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曲绦匀投资有限公司

安全管理網

負反饋控制模式在安全管理中的應用

作者:李曉光  來源:中國安全生產網 
評論: 更新日期:2016年11月29日

眾所周知,負反饋控制模式在工業(yè)生產中得到廣泛應用,是工業(yè)生產自動化基礎模式之一。工業(yè)生產利用負反饋控制模式能夠實現對被控對象的精確控制,實現生產的全面可控。負反饋控制模式若應用于安全管理中,必將取得良好的效果。
 

  負反饋控制模式原理圖如圖1,它是一種動態(tài)控制模式,將系統(tǒng)輸出信息的一部分反饋到輸入端,改變控制機構的輸入指令,使系統(tǒng)沿著減少目標差的方向進行控制,從而實現系統(tǒng)動態(tài)平衡。下面以建筑行業(yè)項目部安全管理系統(tǒng)為例,介紹負反饋控制模式在安全管理中的應用。

    被控對象的定義。風險管理是安全管理的核心,項目部安全管理應從風險管理出發(fā),針對可能發(fā)生的風險,從人、機、料、法、環(huán)五個方面進行分析,制定預防措施,實現對風險的超前控制,從而實踐“預防為主”的安全生產方針。負反饋控制模式中的“被控對象”在安全管理中應定義為可能導致風險發(fā)生的人、機、料、法、環(huán)五大因素。預防措施即為“輸入信號”,采取的所有措施,都是為了控制可能發(fā)生事故的人、機、料、法、環(huán)五方面因素,最終實現工程項目安全可控。

  控制機構的定義。負反饋控制模式中的“控制機構”在安全管理中應為項目部。項目部安全管理,經常出現“誰發(fā)現問題,誰處理問題”的現象,安全管理部門發(fā)現問題,安全管理部門自己去解決,班組發(fā)現問題,班組自己去解決。這一現象嚴重打擊員工參與安全管理、發(fā)現安全隱患的積極性。項目部是安全管理的主體,應該主動落實安全管理的主體責任,安全隱患的排除,應由項目經理或者負責分管安全的項目領導安排人員、時間、配合部門、經費去解決。項目安全管理采用負反饋控制模式,項目部定義為“控制機構”,有利于提高施工現場發(fā)現安全隱患的積極性,促進項目部落實安全管理主體責任,實踐“管生產必須管安全”的法定要求。

  執(zhí)行機構的定義。負反饋控制模式中的“執(zhí)行機構”在安全管理中應為存在安全隱患的“被控對象”所在部門,如工程部、班組、物資部等。項目部作為“控制機構”制定措施,由“被控對象”所在的主管部門即“執(zhí)行機構”落實措施,實現對“被控對象”安全管理。各部門作為“執(zhí)行機構”,有利于落實各部門各人員的安全生產責任制,誰出現問題誰落實整改,承擔責任,避免一而再再而三的發(fā)生相似的安全事故。

  反饋機構的定義。負反饋控制模式中的“反饋機構”在安全管理中應為安全管理部門。項目安全管理中,安全管理部門應主要起監(jiān)督作用,監(jiān)督安全規(guī)章制度、防護措施落實情況,不應替代項目部或者其他部門起“控制機構”、“執(zhí)行機構”的作用。抓好安全管理工作,必須全項目部起動手,不是一出現問題就是安全管理部門的責任,安全管理部門主要是監(jiān)督責任,起反饋監(jiān)督的作用。否則,出現不出現安全問題,跟“執(zhí)行機構”沒關系,“執(zhí)行機構”的安全生產責任制落實必將打折扣,在完成工作任務與安全之間必將向完成任務傾斜,忽視安全、違章屢禁不止的現象必將不斷出現。

  項目安全管理采用負反饋模式,針對“被控對象”制定技術和管理措施,由“控制機構”項目部下達指令,指令中的相關部門作為“執(zhí)行機構”落實技術和管理措施,安全管理部門作為“反饋機構”及時反饋控制效果,“控制機構”依據控制效果適時采取糾偏措施,從而實現對工程項目的安全可控。

  安全管理采用負反饋模式,實現了安全管理流程化管理,閉環(huán)控制。采用負反饋模式對風險流程化處理,各部門責任清晰,控制效果及時反饋,控制措施及時糾偏,能夠實現對安全的全面可控?!?/p>

網友評論 more
創(chuàng)想安科網站簡介會員服務廣告服務業(yè)務合作提交需求會員中心在線投稿版權聲明友情鏈接聯系我們
黄山市| 保定市| 松阳县| 五原县| 丰台区| 辽宁省| 宁晋县| 贵定县| 田东县| 舟山市| 顺平县| 大姚县| 宁海县| 清远市| 罗城| 安岳县| 临朐县| 怀来县| 南汇区| 咸丰县| 渭源县| 庆安县| 肥西县| 蕉岭县| 偃师市| 鄂温| 甘孜| 台中县| 康定县| 祁东县| 微山县| 抚州市| 西乌| 纳雍县| 土默特左旗| 章丘市| 永德县| 阿拉善盟| 仁怀市| 察隅县| 平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