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加強我公司安全疏散設施管理,確保生產,防止火災事故的發(fā)生,保護員工人身安全、生產安全以及公司財物不受損失。根據《消防法》、《機關、團體、企業(yè)、事業(yè)單位消防安全管理規(guī)定》、《人員密集場所消防安全管理》,結合本單位實際情況,制定本制度。本制度適用于本單位管轄內的所有制冷車間、倉庫、辦公、生活場所(員工集體宿舍、食堂等)。
一、確保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的暢通,禁止占用、堵塞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和樓梯間;
1.?疏散出口:(1)當一個廳室或房間面積不大于60㎡時,可設一個疏散出口當大于60㎡時,每個廳室或房間的疏散出口不應少于2個;(2)房間內最遠點與最近疏散出口的距離不應大于20m。(3)疏散出口不應設置門檻,在距疏散出口1.4m范圍內不應設置臺階及影響人員正常疏散的障礙物。
2.?疏散門:(1)疏散門應采用平開門,不應采用平移門、卷簾門及旋轉門;(2)疏散門應向外開啟,當其建筑面積不大于60㎡且經常停留人數不多時,可向內開啟。
3.?疏散走道:(1)疏散走道應雙向疏散,走道凈寬不應小于1.2m,地面應保持平直,不應設置影響人員疏散的障礙物;(2)疏散走道與其它部位應采取防火分隔措施(3)疏散走道的地面、頂棚及隔墻等不應采用可燃材料裝修,嚴禁采用燃燒后產生劇毒氣體的材料進行裝飾或裝修。
4.?疏散樓梯:(1)疏散樓梯應便于人員疏散,踏步布置均勻通暢,樓梯間內不應設置影響人員疏散的障礙物;(2)樓梯間內不應設置燒水間、可燃材料儲藏室,不應敷設空調風管和易燃、可燃液體管道及可燃氣體管道;(3)疏散樓梯宜通至上人屋面,且在各樓層的平面位置不應改變,其首層應能直通室外。
二、消防應急照明應完好、有效,發(fā)生損壞時應及時維修、更換;
1.?安全出口和面積不大于60㎡房間的疏散門的正上方“安全出口”指示標志沒有連續(xù)不斷的應急燈光的,應安裝應急照明燈;
2.?消防應急照明、安全疏散指示標志應完好、有效,發(fā)生損壞時應及時維修更換;
三、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標志應完好、清晰不應遮擋;
1.?安全出口和疏散門的正上方應采用“安全出口”作為指示標志;
2.?沿疏散走道設置的燈光疏散指示標志,應設置在疏散走道及其轉角處距地面高度1米以下的墻面上,且燈光疏散指示標志間距不應大于20米,對于袋形走道,不應大于10米,在走道轉角區(qū),不應大于1米。設置在地面上的應急標志燈,應保證視角連續(xù),且間距不應大于5米;
3.?生產車間、內走廊型的辦公室、員工集體宿舍等人員密集場所應在其疏散走道及主要疏散路線的地面上設置能保持視覺連續(xù)的蓄光型疏散指示標線或間距不大于4m的蓄光型疏散指示標志;
4.?設置在疏散走道兩側的蓄光型疏散指示標線應保持連續(xù),設置在疏散路線地面上的蓄光型疏散指示標志應采用嵌入式,蓄光型疏散指示標志的激發(fā)光源或自然采光量應達到規(guī)定要求。
四、安全疏散設施管理應符合下列要求:
1.?確保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的暢通,禁止占用、堵塞疏散通道和樓梯間;
2.?人員密集場所在使用期間疏散出口、安全出口的門不應鎖閉;
3.?需要經常保持開啟狀態(tài)的防火門,應保證其火災時能自動關閉;自動和手動關閉的裝置應完好有效;
4.?平時需要控制人員出入或設有門禁系統(tǒng)的疏散門,應有保證火災時人員疏散暢通的可靠措施;
5.?消防應急照明、安全疏散指示標志、消防安全標志應完好、清晰,不應遮擋;
6.?安全出口、公共疏散走道上不應安裝柵欄、卷簾門。窗口、陽臺等部位不應安裝影響逃生和滅火救援的柵欄、卷簾門,否則必須在窗口、陽臺等部位設置輔助疏散設施。
五、生產車間、辦公樓、員工集體宿舍、倉庫、儲罐區(qū)等位置,設置安全疏散指示圖,指示圖上應標明疏散路線、安全出口、人員所在位置和必要的文字說明。
六、安全疏散設施管理責任人應每天進行檢査,確保消防應急照明、安全疏散指示標志、消防安全標志完好、清晰、有效、沒被遮擋,發(fā)生損壞時應及時向管理責任職能部門匯報,以安排維修、更換和整改。安全疏散設施管理責任人對整改質量負有監(jiān)督和驗收的責任。并在《消防設施檢查維護記錄》上明確進行記錄。
七、安全疏散設施管理責任職能部門及相關單位領導每月應組織一次大檢查,進行一次疏散設施實驗檢測,并對在檢查過程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和隱患,提出整改方案,并督促各個相關單位進行整改落實,將發(fā)現(xiàn)的隱患及相應的整改方案匯總編制成《消防設施檢査隱患和整改記錄表》,定期在廠內的公告欄上發(fā)布。
八、應急燈均以放電狀態(tài)出廠,使用前必須進行20小時的充電,才可進行放電。使用中的應急燈具應定期進行性能檢查,每半個月或一個月通過連續(xù)開關試驗,以檢查電路轉換及電池的應急功能,并進行放電,以延長電池使用壽命。
九、本制度自下發(fā)之日起執(zhí)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