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⒁园踩|量為核心的競爭激勵機制
?。ǎ保┪镔|激勵。按照各標段中標合同金額的一定比例,設置上述各獎項的獎勵金,通過評比,符合條件的單位可獲獎。
(2)精神激勵。主要獎項是施工標兵段、信得過標段、標段進位激勵獎、優(yōu)秀單位獎等。具體做法是:在工程全線16個土建標段中設置4個“施工標兵段”流動紅旗,每季度由總指揮部組織設計、監(jiān)理、施工、質量安全監(jiān)督項目站等單位負責人組成檢查評比組,對各標段進行全方位檢查,采取自報公議,現場驗證,無記名打分,并實行安全一票否決的方式,按綜合分從高到低排序,取綜合分最高的前4名為“施工標兵段”。連續(xù)3次獲得“施工標兵段”就評為“信得過標段”,又連續(xù)3次保持“信得過標段”的,被視為“準優(yōu)秀施工單位”。在每次標兵段評比排序中,原8名以后的每進兩位和8名以前每進一位的標段,獲“標段進位獎”。連續(xù)3次排位在最后一名的標段,將停工整改。工程竣工時對各標段進行綜合評比,達到優(yōu)秀標準的評為“優(yōu)秀單位”。
?。ǎ常┥鐣睦硇袨榧?。一是登報宣傳。獲得“施工標兵段”和“信得過標段”的單位,在報刊上進行宣傳。二是公開曝光。在《工程簡報》上設立“安全紅燈專欄”,對檢查發(fā)現有重大事故隱患的單位進行公開曝光。三是召開兩種現場會,一種是由先進單位介紹經驗和做法,參觀現場;另一種是現場剖析會,由后進單位對工程建設階段存在的問題查找原因,制訂措施,限期整改。四是設立流動紅旗交接儀式。經評比,凡未能保住“紅旗”的單位由其負責人在總指揮部領導的陪同下,把“紅旗”親自送到獲得紅旗的單位,并召開會議,交流情況,共同促進。
有效的激勵機制發(fā)揮了巨大的威力和良好的作用,工程全面形成了建設“安全、優(yōu)質、文明、高效的全國一流供水工程”的共識。每個參建單位都把各自的建設任務作為本單位的形象工程、精品工程來抓,全工地形成了“比、學、趕、幫、超”的良好氛圍。
3.優(yōu)化人、機、環(huán)境系統(tǒng)匹配,提高系統(tǒng)安全化建設管理水平
工程建設中安全生產的根本保障和安全管理的根本任務是實現人、機、環(huán)境系統(tǒng)安全化,預防和消除事故。為使人、機、環(huán)境三者安全達到最佳配置,總指揮部主要采取了以下四大措施。
(1)加強人員安全化建設,提高全體員工對安全工作重要性的認識。一是要求參建單位加強對操作人員的崗前、用工考核,堅持持證上崗制度。針對不同的工種和作業(yè)要求,對人員的安全生理、安全心理、安全文化、安全技術方面的素質進行考核。二是加強教育與培訓。結合生產實際,舉辦安全管理培訓和加強法制教育,組織學習國家和省的有關安全生產的法令、法規(guī)、條例等,更新安全管理知識。三是開展安全技能、知識競賽和演講比賽等活動。通過組織開展各種不同形式的活動,加強工地人員安全化建設,從而提高員工對安全生產工作重要性的認識。
?。ǎ玻┐_保機具和作業(yè)環(huán)境安全化,有足夠的技術措施和資源投入。一是強調施工單位投入使用的機具,要注重日常檢查、維護和保養(yǎng),提高機具的安全性、防護性和可靠性。二是要求施工單位在作業(yè)區(qū)域包括作業(yè)空間和作業(yè)時間,推行“定置”管理,即按照生產工藝過程,將機器定位、人員定崗、物料定置、流通定時的管理技術。三是要求施工單位在每一分項分部工程開工前,都應采取積極穩(wěn)妥的安全技術措施,制定詳細的施工方案,并確保足夠的人、財、物投入。四是總指揮部成立了應急搶險專業(yè)隊,制訂各種應急預案,對工程施工中的突發(fā)事件采取應急措施。
?。ǎ常娀F場管理,做到足夠的監(jiān)督檢查落實。一是總指揮部安委會除了日常的巡回檢查,還針對不同時期的生產任務,組織全方位的安全(隱患)大檢查、專項整治等。二是要求監(jiān)理單位做到每季度大檢查一次,施工單位的班組每周一次、車間每半月一次、項目部每月一次。檢查時均應做到點面結合,突出重點和難點,對有隱患的標段,通過發(fā)出整改通知單等函件,要求限期整改,并跟蹤落實,建立安全事故(隱患)管理臺賬。三是建立(不)定期的安全生產施工專題會議,對各個時期的安全管理進行評審,建立持續(xù)改進的工作程序。
(4)事故隱患治理技術。對檢查出的各種事故隱患的治理,主要遵循以下原則:單項隱患綜合治理,事故直接隱患與間接隱患并治,預防事故與減災并重,重點治理與動態(tài)治理相結合。通過分析隱患產生的原因,對系統(tǒng)中的人、機、環(huán)境進行整合,達到三者安全匹配,消除和預防事故隱患。
工程從2000年8月開工以來,發(fā)生了諸如邊坡、隧洞塌方,腳手架變形破壞等較大宗事件20余起,但都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未發(fā)生一例安全責任死亡事故,安全管理取得了顯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