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化學品知識教育
生產、加工、使用、處理化學品的企業(yè),對作業(yè)人員的培訓負有最基本的直接責任。要針對掌握的化學品安全生產知識和安全管理信息,編寫作業(yè)人員的培訓教材。
主要內容包括:
2.3.1正確理解化學品安全標簽、安全技術說明書(MSDS)以及所提供的內容。
2.3.2正確認識作業(yè)場所內使用的顏色、編碼、標識等安全標志。
2.3.3化學品危害、管理及安全使用方法、貯存、搬運和廢棄的程序和注意事項。
2.3.4緊急狀態(tài)下的應急處理程序和急救措施,至少應包括以下幾項:
·對警報的響應;
·尋找相應的緊急援助;
·使用合適的處理緊急情況的個體防護用品;
·緊急危險時疏散附近人員的措施;
·急救措施:如自救、互救,各種中毒的不同解毒方法,化學灼傷的沖洗及持續(xù)時間等;
·急救、消防、濺出和泄漏控制等特定設備和材料的使用;
·減輕重大事故后果的措施。
2.4一般安全技術知識教育
企業(yè)除對作業(yè)人員進行化學品方面知識的教育外,還必須進行一般安全技術知識的教育,如有關火災、爆炸、中毒與窒息等方面的基本知識;有關消防與氣體防護的基本知識;有關電氣設備的基本安全知識等,從而提高工作人員的總體安全技術素質。
化學品經營企業(yè)有責任向用戶提供安全技術說明書,并在包裝上加貼安全標簽。因此,經營企業(yè)有權利和責任向化學品生產廠家索要有關化學品的資料,并使本企業(yè)的員工了解有關化學品安全標簽、安全技術說明書(MSDS)的內容。
2.5培訓教材
培訓教材應該用易于理解的形式和語言表述。在資料屬保密的情況下,企業(yè)可要求工人將資料的使用僅限于評估和控制工作中使用化學品可能引起的危險,并保證該項資料不向競爭者泄露。
3·培訓教育的形式和方法
各企業(yè)可根據現有條件,結合講課,采用黑板報、廣播、技術表演、討論會以及知識競賽、培訓班等多種形式,對作業(yè)人員進行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使用、處理、貯存等方面的專業(yè)知識教育和常規(guī)安全教育。形象、具體的視聽教育方式容易被作業(yè)人員接受。
對化學品安全標簽、安全技術說明書等也可采用圖片展覽、宣傳畫等進行現場教育。有條件的企業(yè)最好是采用電化教學,對化學品的特性、燃燒、爆炸、毒性、化學反應等現象,以及裝置設備的安全操作,異常情況下的應急處理等內容。
企業(yè)除對化學品作業(yè)人員進行化學品理論知識教育和考核外,還應按照操作規(guī)程,進行實際操作技能的培訓考核,定期或不定期地進行應急處理程序和中毒急救、消防、泄漏處置等方面的應急救援演習。
培訓教育有注重實效,切實使每一位作業(yè)人員都全面、深入地掌握危險化學品的安全生產、使用知識和處理技術,確保在工作中安全衛(wèi)生地使用化學品,預防和控制化學危害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