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情況是,有些單位和個人對安全看成是作樣子給人看的,把安全檢查當成了作秀。日前,有報道稱,某市一位副市長檢查完應急搶險隊燃氣分隊返回途中,臨時決定到一家地下商場看看。副市長的突然到來,令商場猝不及防。結果發(fā)現這家地下商場存在多處安全硬傷……這位領導在大為驚訝之余,當即下達了一系列強制措施:立即疏散顧客,立即停業(yè)整改,待安監(jiān)、消防、商務部門檢查合格后,才能重新開門。報道說,“副市長的突然到來,令商場猝不及防”,這話很耐人尋味:對于商家來說,“副市長的突然到來”猶如是“天降神兵”,來不及遮遮掩掩,于是乎就露出了馬腳;而對于讀者來說,我們似乎從這件事的側面看到了什么:看來,這家商場對于平時的檢查是有充足的“準備時間”的,只因為這次沒來得及“防范”,就出現了問題。
各種各樣的“檢查”,在我們的日常工作中,可謂是常常碰到甚至是日日上演,但對于此類“突然襲擊”式的檢查,對于大多數人來說,恐怕還是“偶遇”或是“少遇”的。不然,那家商場何至于如此驚慌失措?商場的“安全隱患”又何至于讓副市長大人如此驚訝?試想,倘若這次的“突然襲擊”被慣用的“打招呼”“事先通知”取代呢?可能就不會有前面那種景象出現了!不過,回過頭來再想一想,副市長在檢查前,倘若真的事先“打了招呼”或“有通知”的話,其結果對于咱們老百姓來說,恐怕就不是福音而是后怕了!
事實上,對于諸多的檢查,我們已經習慣了有關方面提前“打招呼”,諸如要過節(jié)了,多注意些,“我們馬上過來檢查”之類的口諭;更可能有一些成文的文件加考評附件,在事前大張旗鼓地宣傳造聲勢?!翱谥I”,我們自然是心領神會,在一番遮掩后,問題全被蓋住了;考評細則,我們更是認真對待,先是“自查”,然后是“互查”,等等等等,總之是一切的一切,我們早就準備好啦!你們來檢查吧,我們保證讓你們一百個“滿意”一百個“放心”!事實果真如此,檢查人員來后看到的還真是一番太平景象!
然而,這種事情的悲哀之處就在于:等“檢查風”過后,那些曾被掩蓋的安全問題就會冒現出來;更有那些被麻痹了的人們的思想,也會“回潮”照樣如此這般……因為這類作秀式的檢查,根本就沒起到任何實際作用,久而久之,甚至還會產生副作用和反作用!這里提醒我們的企業(yè)家們,無論到什么時候,都應該像我們敬愛的周總理那樣,對人命關天的安全做到“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常抓不懈,警鐘長鳴,確保安全生產的萬無一失!不要等到事故出了才去著急,那就成了馬后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