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曲绦匀投资有限公司

安全管理網(wǎng)

振動壓路機行走無力及失振故障的診斷

  
評論: 更新日期:2011年06月07日

 在排查故障時,我們遵循“先易后難”的原則做以下的檢查:一是檢查液壓系統(tǒng)以外的故障,包括發(fā)動機動力是否充足,轉速夠否;手動操縱機構是否松曠、卡死或行程不到位;電壓、電流是否正常。二是檢查液壓油箱的油量、油質,濾油器是否臟等。排除上述因素后,再根據(jù)不同的故障進行診斷。

    1行走無力故障的診斷

    (1)檢查發(fā)動機與液壓泵、液壓馬達與驅動輪的連接部件是否有機械故障;檢查安裝在前驅動馬達上的旁通閥是否處于通路狀態(tài),若是,高低壓油腔將相通。

    (2)檢查制動系統(tǒng)。在發(fā)動機正常工作、電磁閥通電時,制動器是否能脫開,如不能脫開,應檢查是否有機械故障,若沒有,可采用拖動的方法,使制動器解除制動(逆時針轉動手動泵手柄),再做下面的檢查。

    (3)檢查行走液壓系統(tǒng)主回路的高壓壓力和補油壓力。在兩個高壓測壓口各接60MPa的油壓表,在補油壓力測壓口接4MPa的油壓表并試機。在正常溫度下(30~60℃),補油壓力約為26MPa,機器行走時不小于24MPa;當行走遇阻力時主回路的最高壓力可達到38MPa,正常行走時不小于20MPa。如果兩者均正常,說明故障在機械方面。

    若補油壓力低于規(guī)定值,則將行走操縱桿置于中位調整補油泵溢流閥(注意:調整時觀察補油壓力表,調整幅度不可過大,并記住原位置),若壓力不能達到正常值或壓力表讀數(shù)無變化,可判斷溢流閥或補油泵有故障;若機器不行走時補油壓力正常,故行走操作時補油壓力就下降很多,則應測行走馬達上回油管的背壓,該壓力應不小于2MPa,若壓力低即表明馬達的梭形閥和低壓溢流閥有故障;當補油壓力高于規(guī)定值,可調低溢流閥壓力,若不能調低,則為溢流閥有故障。

    若高壓壓力低,則故障可能由液壓泵、液壓馬達、多功能閥塊(包括高壓溢流閥)引起??刹鹣卤玫膬筛鞴?,用螺塞堵住泵的出口,發(fā)動機怠速運轉,緩慢向前、后小角度地推動行走桿,若壓力不正常應拆檢多功能閥塊,如果多功能閥正常,則為液壓泵內漏所致;如高壓壓力正常,則為馬達有故障。如何判斷哪個馬達有故障或兩個馬達都有故障?可分別拆下前后馬達的進、回油管,用堵塞堵住后試機,壓力仍不正常的那個馬達為故障馬達;也可通過測馬達泄油量來判斷,方法是拆開馬達泄油管并接量筒,在正常壓力下泄油量3~4L/min屬正常,否則說明馬達有故障。

    2振動系統(tǒng)故障的診斷

    (1)在排除電氣故障后,檢查振動馬達與振動軸的彈性聯(lián)軸器和振動軸內潤滑油的狀況。潤滑油過多會使振頻上不去,一般是因馬達組合油封損壞向軸內漏油所致。如果振動軸花鍵套磨損嚴重,也會導致失振故障,此時應對補油壓力、系統(tǒng)工作壓力進行檢測,從而做出診斷。

    (2)由于機器的前后振動系統(tǒng)既獨立又相互聯(lián)系(共用補油泵),所以可應用“元件置換法”進行診斷。比如,有一輪振頻低時,可將前、后兩馬達的管路互換,若故障已轉移,則表明故障是在泵上,否則是馬達有故障。同樣,對用于變頻操作的排量控制閥也可采用同樣的“互換法”作診斷。

    (3)振動主油路的啟振初始壓力可達32MPa,其連續(xù)工作壓力大振輻時可達20MPa,小振幅時約為12MPa。當發(fā)動機在額定轉速下其連續(xù)工作壓力大大高于標準值時,則應檢查振動軸的轉動靈活性,即用專用工具旋轉振動軸,使偏心塊處在高位后再釋放,此時振動軸應能擺動幾次,若感覺阻力大,則應更換振動軸軸承。

網(wǎng)友評論 more
創(chuàng)想安科網(wǎng)站簡介會員服務廣告服務業(yè)務合作提交需求會員中心在線投稿版權聲明友情鏈接聯(lián)系我們
阆中市| 渑池县| 黄陵县| 镇坪县| 大新县| 广宁县| 舞阳县| 卢湾区| 黄龙县| 鄂州市| 红桥区| 上饶市| 射洪县| 淮滨县| 铁岭市| 西平县| 白朗县| 拉萨市| 桃园县| 邢台县| 五原县| 漳浦县| 泰兴市| 盘山县| 邹城市| 宜阳县| 潼南县| 上饶县| 镇江市| 双江| 广东省| 昆山市| 博白县| 鄂托克旗| 平阴县| 儋州市| 南投县| 柘荣县| 吴川市| 安仁县| 上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