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曲绦匀投资有限公司

安全管理網(wǎng)

下部施工作業(yè)安全技術措施

  
評論: 更新日期:2022年12月18日

1.基坑及基礎澆制:

(1)開挖基坑時應根據(jù)基礎的外形及土壤的性質,確定開挖方法和防護措施. 挖水溝、坑及流沙溝、坑時應采用防護板或沉箱等加固措施。

(2)對于設在松軟土壤及填方地帶的基礎,開挖時適當加大坑口的開挖尺寸,應隨時檢查坑壁有無裂紋和坍塌的危險,必要時應增設防護板等安全防護措施,并應設專人進行監(jiān)護。

(3)居民區(qū)或交通道路處挖坑、溝應設遮攔,夜間設紅色警示燈;挖石坑時,人工打孔的位置應選在符合安全條件的適宜地方;在45°以上山坡及河道附近易受沖刷處所,應按設計要求采取圍樁、圍臺等防護措施。

(4)開挖基坑前應調查了解基坑位置有無地下埋設物及地下設施的分布情況?;釉陂_挖過程中當發(fā)現(xiàn)地下埋設有電纜、管道、文物等時,應立即停止開挖,處理后可繼續(xù)施工。

(5)在有大雨、暴雨的天氣時,不得進行基坑開挖。

(6)開挖基坑深度超過1.5m時,應及時將棄土清理到距坑口0.6m以外,高度不得超過1.5m。

(7)基坑深度超過2m時,應用提籃提取棄土。作業(yè)人員上下應使用爬梯。

(8)坑底面積小于1.5m2時,坑內不得有兩人及以上人員同時作業(yè)。溝、坑深大于1m時,不得一人單獨作業(yè)。

(9)開挖大型設備基礎時,同時作業(yè)的人員應保持不小于2m的距離,且不得相對進行刨土作業(yè)。

(10)在支撐模型板前應確認坑壁無裂紋和坍塌的危險,據(jù)坑口邊沿1m范圍內不得堆放料具。向基坑內安放模型板或灌注混凝土時,坑內不得有人。

(11)人工拌合時拌合臺架應牢固平正,不得站在模板和支梁上工作。

2.電纜溝、坑開挖和過軌開挖:

(1)挖溝時施工人員之間應保持3-5m的距離。在有地下電纜和管路的地方挖溝、坑時,應了解地下設施的用途、埋設位置,并與有關部門聯(lián)系,做好防護后在施工。

(2)當挖溝、坑影響行人妨礙交通或站內作業(yè)時,應在施工地點3~5m處加設防護,并應當天回填夯實。如需過夜時,應采取防止人員墜落的安全措施。在有倒塌為下的房屋、圍墻附近開挖時應對其臨時加固。

(3)嚴禁在影響路基穩(wěn)定的范圍內挖溝、坑,在鐵路沿線或穿越挖溝、坑時,擺放得料具和挖出的土石嚴禁侵入基本建筑限界,并應采取防止塌落的措施。

(4)挖溝、坑的棄土應距鉤、坑邊0.4m以外。堆土高度不應高于1.5m。

(5)在土質松軟地帶挖溝、坑時應按斜坡形開挖,坡度的大小應根據(jù)土壤的性質、濕度及坑深確定。

(6)防護板的安裝或撤除應由人監(jiān)護。嚴禁將防護板一次全部撤除。強流沙地帶不宜撤防護板。

(7)在架空線路附近開挖溝槽時,應防止架空線路的桿塔傾斜、懸倒。

(8)開挖地段應設專人檢查、看守,當發(fā)現(xiàn)有坍塌或線路狀態(tài)有變動時,應采取補救措施;對行車確有影響時,必須在線路恢復到正常狀態(tài)后,方可放行列車。

3.接地極埋設:

(1)要求在距各種電纜1m外開挖接地極溝,接地角鋼所在位置必須開挖1.5m深,然后方可打入。

(2)溝深在1m以上時,禁止使用鎬刨。

(3)接地極溝盡量遠離線路,實在無法避免必須在鄰近線路處敷設彩條布,避免污染道床。

(4)接地極溝與電纜溝回填同樣要夯實,每隔200mm用搗固錘夯實一次,并較地面高出100mm,并且于下雨后安排專人巡視,及時回填沉陷處。

(5)文明施工,不得損壞樹木及鄰近設備,施工完畢,地面必須恢復原樣。

4. 電纜敷設:

(1)同溝敷設兩條以上電纜時,不得重疊、交叉、扭絞。

(2)電力電纜敷設時,在電纜終端頭,中間頭處應預留有適當?shù)膫溆瞄L度,高壓電纜5m,低壓電纜3m,允許偏差±500mm。

(3)線盤支架在較高或在斜坡上放線或電纜時,應設線盤支架臨時拉線。

(4)千斤頂?shù)鬃鶓旁趫怨?、平坦的地面上,頂升時,電纜盤盤輪離開地面不得小于100mm。

(5)人工抬放電纜時,每人負重要適度并應有統(tǒng)一指揮。施工人員應在同一側肩抬運,拐彎時人應站在電纜外側,下坡、跨溝渠和拐彎處應設防護人員。穿越管道、過障礙處應由專人操作。

(6)電纜盤的滾動方向應和盤上指示相符。盤軸應水平,電纜盤應保持在起重架的中央。應從盤的上部出纜,且電纜盤應有制動措施。

(7)在特大橋上及長大隧道內布放電纜時,應制定相應的安全技術措施。

(8)進電纜井前應排除井內的濁氣。電纜井內工作應采取防火、防水及防止高空落物等措施,電纜井口應有專人看守。

(9)電纜穿越墻洞、電纜溝、保護管時,作業(yè)人員應在各口1m處用手穿送電纜,如距管口太近(小于1m),稍有不慎容易將手擠傷。

(10)焊接地線應使用烙鐵,不得使用噴燈。電烙鐵使用前,應確認電源線絕緣良好。加熱電纜膠和熔化的劑料不應裝入錫焊的、密封的容器內。攪拌和舀取熔化劑料時,應使用預先加熱的金屬棒或金屬勺。

5.施工場地、施工用具:

(1)施工現(xiàn)場及輔助設施的總平面布置應符合國家防火、勞動安全衛(wèi)生及環(huán)保等方面的規(guī)定。

(2)臨時輔助設施應在驗收合格后方可使用,使用中應定期進行檢查維護。

(3)在現(xiàn)場及其周圍的懸崖、陡坎、深坑、高壓帶電區(qū)域等處應有防護設施及警告標志,坑、溝、孔洞等應鋪設與地面平齊的蓋板或設可靠的圍欄、擋腳板及警告標志,危險處所夜間應設置紅色警示燈。

(4)施工用交通通道應滿足工程需要。

(5)設備、器材的堆放應按照施工現(xiàn)場總平面布置規(guī)定的地點有秩序的整齊碼放,并符合搬運和消防的要求。

(6)設備、器材的堆放高度或層數(shù)應符合產品的技術規(guī)定。各材料堆放之間的間距不得小于1.5m 。

(7)現(xiàn)場拆除的模型板、包裝箱、腳手架以及其他廢棄物應及時清理回收,集中堆放。

(8)裝過揮發(fā)性油劑及其他依然物質的容器,應保存在距建筑物不小于25m的單獨隔離場所。

(9)器材不得靠建筑物的墻壁堆放,應保留0.5m以上的間距,且兩端應封閉。

(11)工具使用時應仔細進行外觀檢查,發(fā)現(xiàn)有下列情況者不得使用:滑輪組吊鉤有裂紋或明顯變形,滑輪邊緣有裂紋或嚴重磨損,軸承變形、軸瓦磨損。鋼絲繩斷股、嚴重銹蝕或嚴重扭絞。各種緊線器外表有裂紋或變形,夾口磨損嚴重。手扳葫蘆外表有明顯變形、損傷、銹蝕現(xiàn)象及操作時打滑。

(12)安全保護用品,每次使用前必須進行外觀檢查,有下列情況者嚴禁使用:安全帶鐵鏈或鐵環(huán)有裂紋,繩子有斷股或腐爛,掛鉤有裂紋或變形,皮帶有損傷。安全帽表面有破損及無防震罩。驗電筆無耐壓試驗合格證及指示燈損壞。絕緣手套、絕緣棒未經耐壓試驗或試驗不合格。

(13)實驗工作使用的電氣絕緣工具,高處作業(yè)使用的安全工具應定期進行檢查和試驗。

網(wǎng)友評論 more
創(chuàng)想安科網(wǎng)站簡介會員服務廣告服務業(yè)務合作提交需求會員中心在線投稿版權聲明友情鏈接聯(lián)系我們
西林县| 宝兴县| 商南县| 赫章县| 鸡西市| 高密市| 上思县| 高州市| 准格尔旗| 闸北区| 平邑县| 宝应县| 雷州市| 会泽县| 盐亭县| 晋城| 东乌珠穆沁旗| 镇坪县| 宜丰县| 巴青县| 慈溪市| 盐城市| 广东省| 龙门县| 静乐县| 深泽县| 巴林左旗| 邯郸县| 缙云县| 双城市| 莱西市| 盐山县| 东光县| 中江县| 桐乡市| 科尔| 正定县| 孟村| 盱眙县| 武冈市| 安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