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曲绦匀投资有限公司

安全管理網

鋼筋混凝土工程質量通病防治措施

  
評論: 更新日期:2016年05月28日

一、混凝土表面蜂窩
    (1)現象:混凝土結構局部出現酥松、砂漿少、石子多、石子之間形成空隙類似蜂窩狀的窟窿。
    (2)原因:①混凝土配合比不當或砂、石予、水泥材料加水量計量不準,造成砂漿少、石于多;②)混凝土攪拌時間不夠,未拌合均勻,和易性差,振搗不密實;③下料不當或下料過高,未設串通使石子集中,造成石子砂漿離析,④混凝土未分層下料,振搗不實,或漏振,或振搗時間不夠;⑤模板縫隙未堵嚴,水泥漿流失;⑥鋼筋較密,使用的石子粒徑過大或坍落度過??;⑦基礎、柱、墻根部未稍加間歇就繼續(xù)灌上層混凝土。
    (3)防治措施:①認真設計、嚴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經常檢查,做到計量準確,混凝土拌合均勻,坍落度適合;混凝土下料高度超過過2m應設串筒或溜槽:澆灌應分層下料,分層振搗,防止漏振:模板縫應堵塞嚴密,澆灌中,應隨時檢查模板支撐情況防止漏漿;基礎、柱、墻根部應在下部澆完間歇1~1.5h,沉實后再澆上部混凝土。②小蜂窩:洗刷干凈后,用1:2或1:2.5水泥砂漿抹平壓實;較大蜂窩,鑿去蜂窩處薄弱松散顆粒,刷洗凈后,支模用高一級細石混凝土仔細填塞搗實,較深蜂窩,如清除困難,可埋壓漿管、排氣管,表面抹砂漿或灌筑混凝土封閉后,進行水泥壓漿處理。
    二、混凝土表面麻面
    (1)現象:混凝土局部表面出現缺漿和許多小凹坑、麻點,形成租糙面,但無鋼筋外露現象。
    (2)原因:①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水泥漿渣等雜物未清理于凈,拆模時混凝土表面被粘壞;②模板未澆水濕潤或濕潤不夠,構件表面混凝土的水分被吸去,使混凝土失水過多出現麻面; ③摸板拼縫不嚴,局部漏漿;④模扳隔離刑涂刷不勻,或局部漏刷或失效.混凝土表面與模板粘結造成麻面;⑤ 混凝土振搗不實,氣泡未悱出,停在模板表面形成麻點。
    (3)防治措施:①模板去面清理干凈,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漿等雜物,澆灌混凝土前,模板應澆水充分濕潤,模板縫隙,應用油氈紙、膩子等堵嚴,模扳隔離劑應選用長效的,涂刷均勻,不得漏刷;混凝土應分層均勻振搗密實,至排除氣泡為止;②表面作粉刷的,可不處理,表面無粉刷的,應在麻面部位澆水充分濕潤后,用原混凝土配合比去石子砂漿,將麻面抹平壓光。
    三、孔洞
    (1)現象:混凝土結構內部有尺寸較大的空隙,局部沒有混凝土或蜂窩特別大,鋼筋局部或全部裸露。
    (2)原因:①在鋼筋較密的部位或預留孔洞和埋件處,混凝上下料被擱住,未振搗就繼續(xù)澆筑上層混凝土;②混凝上離析,砂漿分離,石子成堆,嚴重跑漿,又未進行振搗。③混凝土一次下料過多,過厚,下料過高,振搗器振動不到,形成松散孔洞; ④混凝土內掉入具、木塊、泥塊等雜物,混凝土被卡住。
    (3)防治措施:①在鋼筋密集處及復雜部位,采用細石混凝土澆灌,在模扳內充滿,認真分層振搗密實,預留孔洞,應兩側同時下料,側面加開澆灌門,嚴防漏振,砂石中混有粘土塊、模板工具等雜物掉入混疑土內,應及時清除干凈;②將孔洞周圍的松散混凝土和軟弱漿膜鑿除,用壓力水沖洗,濕潤后用高強度等級細石混凝土仔細澆灌、搗實 。
    四、露筋
    (1)現象:混凝土內部主筋、副筋或箍筋局裸露在結構構件表面。
    (2)原因:①灌筑混凝土時,鋼筋保護層墊塊位移或墊塊太少或漏放,致使鋼筋緊貼模板外露;②結構構件截面小,鋼筋過密,石子卡在鋼筋上,使水泥砂漿不能充滿鋼筋周圍,造成露筋;③混凝土配合比不當,產生離折,靠模板部位缺漿或模板漏漿。④混凝土保護層太小或保護層處混凝土振或振搗不實;或振搗棒撞擊鋼筋或踩踏鋼筋,使鋼筋位移,造成露筋;⑤木模扳未澆水濕潤.吸水粘結或脫模過早,拆模時缺棱、掉角,導致漏筋。
    (3)防治措施:①澆灌混凝土,應保證鋼筋位置和保護層厚度正確,并加強檢驗查,鋼筋密集時,應選用適當粒徑的石子,保證混凝土配合比準確和良好的和易性;澆灌高度超過2m,應用串筒、或溜槽進行下料,以防止離析;模板應充分濕潤并認真堵好縫隙;混凝土振搗嚴禁撞擊鋼筋,操作時,避免踩踏鋼筋,如有踩彎或脫扣等及時調整直正;保護層混凝土要振搗密實;正確掌握脫模時間,防止過早拆模,碰壞棱角。②表面漏筋,刷洗凈后,在表面抹1:2或1:2.5水泥砂漿,將允滿漏筋部位抹平;漏筋較深的鑿去薄弱混凝上和突出顆粒,洗刷干凈后,用比原來高一級的細石混凝土填塞壓實 。
    五、縫隙、夾層
    (1)現象:混凝土內存在水平或垂直的松散混疑土夾層。
    (2)原因:①施工縫或變形縫未經接縫處理、清除表面水泥薄膜和松動石子,未除去軟弱混凝土層并充分濕潤就灌筑混凝土;②施工縫處鋸屑、泥土、磚塊等雜物未清除或未清除干凈;③混疑土澆灌高度過大,未設串簡、溜槽,造成混凝土離析;④底層交接處未灌接縫砂漿層,接縫處混凝土未很好振搗。
    (3)防治措施:①認真按施工驗收規(guī)范要求處理施工縫及變形縫表面;接縫處鋸屑、泥土磚塊等雜物應清理干凈并洗凈;混凝土澆灌高度大于2m應設串筒或溜槽,接縫處澆灌前應先澆50一100mm厚原配合比無石子砂漿,以利結合良好,并加強接縫處混凝土的振搗密實.②縫隙夾層不深時,可將松散混凝土鑿去,洗刷干凈后,用1:2或1:2.5水泥砂漿填密實;縫隙夾層較深時,應清除松散部分和內部夾雜物,用壓力水沖洗干凈后支模,灌細石混凝土或將表面封閉后進行壓漿處理。
    六、缺棱掉角
    (1)現象:結構或構件邊角處混凝土局部掉落,不規(guī)則,棱角有缺陷;
    (2)原因:①木模板未充分澆水濕潤或濕潤不夠,混凝土澆筑后養(yǎng)護不好,造成脫水,強度低,或模板吸水膨脹將邊角拉裂,拆模時,棱角被粘掉;②低溫施工過早拆除側面非承重模板;③拆模時,邊角受外力或重物撞擊,或保護不好,棱角被碰掉;④模板未涂刷隔離劑,或涂刷不均。
    (3)防治措施:①木模板在澆筑混凝土前應充分濕潤,混凝土澆筑后應認真澆水養(yǎng)護,拆除側面非承重模板時,混凝土應具有1.2N/mm2以上強度;拆模時注意保護棱角,避免用力過猛過急;吊運模板,防止撞擊棱角,運輸時,將成品陽角用草袋等保護好,以免碰損。②缺棱掉角,可將該處松散顆粒鑿除,沖洗充分濕潤后,視破損程度用1:2或1:2.5水泥砂漿抹補齊整,或支模用比原來高一級混凝土搗實補好,認真養(yǎng)護。
    七、表面不平整
    (1)現象:混凝土表面凹凸不平,或板厚薄不一,表面不平。
    (2)原因:①混凝土澆筑后,表面僅用鐵鍬拍子,未用抹子找平壓光,造成表面租糙不平;②模板未支承在堅硬土層上,或支承面不足,或支撐松動、泡水,致使新澆灌混凝土早期養(yǎng)護時發(fā)生不均勻下沉;③混凝土未達到一定強度時,上人操作或運料,使表面出現凹陷不平或印痕。
    (3)防治措施:嚴格按施工規(guī)范操作,灌筑混凝土后,應根據水平控制標志或彈線用抹子找平、壓光,終凝后澆水養(yǎng)護;模板應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和穩(wěn)定性,應支在堅實地基上,有足夠的支承面積,開防止浸水,以保證不發(fā)生下沉;在澆筑混凝土時,加強檢查,凝土強度達到1.2N/mm2以上,方可在已澆結構上走動。
    八、強度不夠,均質性差
    (1)現象:同批混凝土試塊的抗壓強度平均值低于設計要求強度等級。
    (2)原因:①水泥過期或受潮,活性降低;砂、石集料級配不好,空隙大,含泥量大,雜物多,外加劑使用不當,摻量不準確;②混凝土配合比不當,計量不準,施工中隨意加水,使水灰比增大;③混凝土加料順序顛倒,攪拌時間不夠,拌合不勻;④冬期施工,拆模過早或早期受陳;⑤混凝土試塊制作未振搗密實,養(yǎng)護管理不善,或養(yǎng)護條件不符合要求,在同條件養(yǎng)護時,早期脫水或受外力砸壞。
    (3)防治措施:①水泥應有出廠合格證,新鮮無結塊,過期水泥經試驗合格才用;砂、石子粒徑、級配、含泥量等應符合要求,嚴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保證計量準確,混凝土應按順序拌制,保證攪拌時間和拌勻;防止混凝土早期受凍,冬朋施工用普通水泥配制混凝土,強度達到30%以上,礦渣水泥配制的混凝土,強度達到40%以上,始可遭受凍結,按施工規(guī)范要求認真制作混凝上試塊,并加強對試塊的管理和養(yǎng)護。②當混凝土強度偏低,可用非破損方法(如回彈儀法,超聲波法)來測定結構混凝土實際強度,如仍不能滿足要求,可按實際強度校核結構的安全度,研究處理方案,采取相應加固或補強措施。
    九、砼結構構建軸線偏移
    (1)現象:基礎、墻、梁、柱軸線的位移,以及預埋件等的位移超過允許偏差值。
    (2)防治措施:① 偏差值不影響結構施工質量要求時,可不處理;只需進行少量局部剔鑿和修補處理時,應適時整修。一般可用1:2或1:2.5水泥砂漿或提高一等級的豆石砼進行修補。② 偏差值影響結構施工質量要求時,應會同有關部門研究處理方案后,再進行處理。
    十、砼柱、墻、梁的外形偏差
    (1)現象:柱、墻、梁等砼外形豎向偏差、表面平整超過允許偏差值。
    (2)防治措施:① 偏差值較小,不影響結構工程施工質量時,一般可不處理;如只需少量剔除,就可滿足裝  飾施工質量時,一般可在裝飾前進行處理。② 豎向偏差值超過允許值較大,影響結構工程質量要求時,應在拆模后,把偏差值較大的砼  剔除,返工重做。
   

網友評論 more
創(chuàng)想安科網站簡介會員服務廣告服務業(yè)務合作提交需求會員中心在線投稿版權聲明友情鏈接聯系我們
乐安县| 库车县| 洞头县| 苍溪县| 池州市| 绩溪县| 昌平区| 遵化市| 墨竹工卡县| 筠连县| 神农架林区| 巴中市| 襄城县| 巴里| 新乐市| 永寿县| 南乐县| 银川市| 桐城市| 峨眉山市| 雷波县| 策勒县| 高雄市| 鄂尔多斯市| 苍南县| 龙岩市| 集安市| 朝阳区| 莫力| 高台县| 揭阳市| 色达县| 盱眙县| 常山县| 沧州市| 仪陇县| 扎赉特旗| 鄢陵县| 邵东县| 凯里市| 秀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