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曲绦匀投资有限公司

安全管理網(wǎng)

腳手架搭拆及安全防護方案

  
評論: 更新日期:2014年08月28日
1工程概況:工行安慶分行宿松縣支行大樓外立面裝飾改造工程為二次裝修工程,建筑面積1200 m 2  ,建筑總高度15.5 m,根據(jù)建設部有關(guān)腳手架搭設安全技術(shù)規(guī)范,本工程主要主體部分外墻采用竹制雙排落地式腳手架,分10步架搭設。
2材料選用:竹腳手架材料是竹竿、8#鉛絲綁扎而成。竹竿用8#鉛絲綁扎而成。竹竿應用生長三年以上的毛竹。青嫩、枯黃、蟲蛀或有裂紋通連二節(jié)以上的竹竿都不能使用。
3構(gòu)造與質(zhì)量要求:
(1)立桿(又稱站桿、沖天、立柱等),是腳手架中主要受力桿件。其小頭有效直徑不小于7.5 cm。立桿縱向間距不大于1.5M,里排立桿離墻面不大于50 cm,上下兩根立桿的搭接長度應不小于1.5 cm,并用8#鉛絲綁扎不少于三道。同時為了使接長后的立桿重心在一條垂直線上,搭接頭的方向應相互錯開,如果第一上接頭在左邊,第二個接頭應放在右邊,第三個接頭又放在左邊,以此類推;而且要大頭朝下,小頭朝上,上下垂直,保持重心平衡。相鄰兩根立桿的接頭應錯開一步架,底層立桿應埋入地下(埋桿時應注意轉(zhuǎn)角處立桿位置),埋設深度視土質(zhì)情況而定,但埋設深度應不小于50 cm,埋設坑底要夯實,立桿周圍回填土要分層夯實,并做成土墩,防止積水,遇松軟土質(zhì)及地面是磚或石層無法挖坑時,則應沿立桿底加綁掃地桿,遇松軟土質(zhì)及地面是磚或石層無法挖時,則應沿立桿底加綁掃地桿,立桿搭設到建筑物頂部時,里排要低于沿口40-50 cm,外排立桿高出沿口1-1.5 m,高出部分需綁扎護身欄,加竹笆欄板或掛立網(wǎng)。
立桿豎向應做到:縱成線(平行墻面),橫成方(垂直墻面),桿身垂直。
(2)大橫桿,是與墻面平行的水平桿,(也叫順水、順桿、牽桿、長龍)。大橫桿小頭有效直徑不小于7.5 cm,大橫桿在步距(上下間距)為1.5 m左右,最下一步架可放大到1.8 m。
大橫桿一般應綁在立桿里側(cè),力求做到平直;兩桿接頭應置于立桿處,并使小頭壓在大頭上,搭接長度不小于1.5 m,綁扎不小于3道。接頭位置要上下,里外錯開,即同時一步架里外兩根大橫桿的接頭也錯開一根立桿,大橫桿在前、后沿墻與疝墻交點轉(zhuǎn)角處,應用鉛絲綁扎。
(3)小橫桿,是與墻面垂直的桿件(也有的叫“排桿、橫擔、六尺桿”等)。小橫桿直接承受腳手板的荷載,并將荷載傳遞到大橫桿、立桿上,小橫桿有效部分小頭直徑不小于9 cm,靠墻的一端應離開墻面10 cm-15 cm,伸出立桿部分不小于30 cm,小橫桿必須綁扎在立桿上。
(4)頂桿、竹腳手架用8#鉛絲時,要在立桿旁邊設撐頂住小橫桿,一分擔一部分荷載,免使大橫桿因受荷過大而下滑,上下頂撐應保持在同一條垂直線上。頂撐必須采用竹子的中段以下部分,每跟頂撐與立桿綁三道,底層頂撐須將地面夯實,并墊磚石塊,以免下沉。
(5)斜撐主要是搭設在拐角處,因此樓較長的,必須在中間補設三組,緊貼腳手架外側(cè)與地面成45度角的斜桿,上下連續(xù)回撐呈“之”之形,其作用是防止腳手架沿縱長方向傾斜,或承受風的壓力而傾斜。
(6)剪刀撐,又稱十字撐或十字蓋,是綁扎在腳手架外側(cè),交叉成十字的斜桿。主要是增加腳手架的整體性,使其更加穩(wěn)固;剪刀撐的設置,本工程采用“連續(xù)式剪刀撐”,即在6-7根立桿連續(xù)設置剪刀撐。剪刀撐與地面成45-60度角,從上到下連續(xù)設置,桿子交叉應綁扎在立桿或橫桿上。最下一步的剪刀撐底端要埋入地下20-30 cm,同時底腳距立桿70 cm。
(7)拋撐和連墻點的設備
拋撐又稱支撐或繩纜子,是設腳手架周圍橫向撐住架子,與地面約成60度角的斜桿(要埋入地下)。達到三步架就要設置拋撐,每隔6-7根立桿設一處。當無法設置時,應采用雙股8#鉛絲或6.5鋼筋拉住里立桿和墻體聯(lián)固,同時將該處小橫桿頂住墻面。
4、注意事項:
(1)層立桿應長短錯開,以防接頭在同一步架上。立桿縱向間距為1.5 m,不得大于2 m。立桿垂直高度的偏差不得大于1/200,相鄰兩根立桿的接頭應錯開50 cm。
(2)大橫桿在每一同腳手架范圍內(nèi)的縱向水平高差不超過全長的1/500,局部高差不超過5 cm。同一步內(nèi)外兩根大橫桿的接頭,應相互錯開。在垂直方向相鄰的兩根大橫桿接頭也應錯開,其水平距離不能小于50 cm。
(3)腳手架個桿件相交伸出的端頭,均應大于10 cm,以防受力后桿件滑脫。
(4)懸掛、挑式腳手架和高30 m以上的落地式腳手架以及其他非標準的架子,必須經(jīng)技術(shù)部門設計和技術(shù)負責人審批。門式、碗口式和工具式、插口腳手架或其他新型腳手架,施工及時人員首先必須熟悉其搭設和使用規(guī)程,并向搭設人員進行安全技術(shù)交底。
(5)腳手架應緊靠外立桿內(nèi)設一道擋腳板,同時還有還因扎設離腳手板面高1 m的防護欄桿,從第三步架起要鋪竹芭板圍欄或掛立網(wǎng)。
從第二步架起,應每隔一步架要鋪竹笆等安全護(隔離)層。竹笆板應用鐵絲與大橫桿扎牢,其底下必須增設兩根填芯(與大橫桿平行的桿件)。
腳手板與墻面的間距大于20 cm,也應每隔一步架20 cm。
(6)腳手架滿鋪,搭接長度不得小于20 cm,不得有空頭板。在腳手架拐彎處,腳手板應交叉搭接。
(7)腳手架上均布荷載每平方米不得超過270公斤,堆放標準磚只允許側(cè)擺三層;集中荷載不得超過150公斤。用于裝修的腳手架每平方米不得超過200公斤。需經(jīng)手推運輸車及負載過重的腳手架,必須經(jīng)過設計、計算,經(jīng)上級技術(shù)領(lǐng)導批準后搭設。
(8)腳手架連墻桿(拉結(jié)點)不得擅自拆除、砍斷,確因施工工序需要拆動時,必須采取其他加強措施,確保腳手架的穩(wěn)定性。
(9)腳手架搭設后必須經(jīng)施工員會同安全員進行驗收合格后才能使用。在使用過程中要經(jīng)常進行檢查,特別在大風暴雨后及解凍期間更應加強檢查,對長期作用的腳手架恢復前必須進行檢查,鑒定合格后才能使用。
五、拆除腳手架的安全要求:
腳手架拆除時先在作業(yè)區(qū)設圍欄、警告標志,并有專人監(jiān)護,嚴禁作業(yè)人員入內(nèi);拆除腳手架的順序應由上而下,一步一清。
六、腳手架的日常管理及安全監(jiān)督措施:
(1)腳手架搭設后,必須分步驗收,合格的掛牌使用,在使用中加強管理,防止人為損壞以免造成隱患。
(2)操作人員必須嚴格遵守《高處作業(yè)安全技術(shù)規(guī)范》,操作者必須穿戴工作服,軟底鞋,并配戴安全帶。
(3)在不利天氣環(huán)境下,停止一切高處作業(yè),夜間作業(yè)需有足夠的照明。
(4)作業(yè)人員必須反“三違”,遵守勞動紀律,嚴禁酒后作業(yè),一經(jīng)發(fā)現(xiàn)任何違章現(xiàn)象,將按公司安全生產(chǎn)責任制及獎懲條款進行處罰。
 
網(wǎng)友評論 more
創(chuàng)想安科網(wǎng)站簡介會員服務廣告服務業(yè)務合作提交需求會員中心在線投稿版權(quán)聲明友情鏈接聯(lián)系我們
富平县| 杭州市| 双辽市| 射洪县| 洪泽县| 卓尼县| 松滋市| 嘉义市| 靖江市| 新郑市| 明星| 竹溪县| 乌兰县| 弥勒县| 霍林郭勒市| 芜湖县| 德州市| 全椒县| 娱乐| 定结县| 祁东县| 小金县| 云霄县| 石屏县| 贞丰县| 长海县| 上蔡县| 桐庐县| 砚山县| 馆陶县| 张家口市| 宜丰县| 西华县| 黄平县| 博爱县| 二手房| 包头市| 天台县| 七台河市| 麻阳| 诏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