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應經濟全球化 掌握市場“準入證”
為適應經濟全球化和世界制造業(yè)紛紛進入中國的新形勢,我國建材機械工業(yè)加快推行標準化工作,取得顯著實效。截至2001年底,我國建材機械工業(yè)已經完成和正在實行審定的行業(yè)標準達150余項,其中36%達國際先進水平,56%達到國際水平。
; 20世紀90年代初,由于低水平重復仿制和無標準(或不執(zhí)行標準)生產,致使建材機械全
行業(yè)的產品合格率僅為30%。假冒偽劣產品充斥市場,用戶怨聲載道,在引進先進技術和設備過程中,還常常因為不會運用“標準”這個國際通用“工程語言”,造成很多技術失誤和經濟損失。
為迅速改變這種落后狀況,組建于1992年的國家建材工業(yè)機械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在推動全行業(yè)的標準化工作中,從產品定型做起,加大技術管理力度。要求新制定和新修定的標準,必須向國際標準靠攏,力爭接軌。強調產品的主要性能參數、技術指標必須采用先進指標或達到引進實物的質量水平。這一有利于企業(yè)技術進步、提高產品質量、保障安全生產、增加經濟效益、方便與國際市場接軌的根本措施,受到企業(yè)各級管理者的歡迎。
河南平頂山電收塵器廠在收集和研究了近千個相關國家、行業(yè)和地方標準后,制定出52個企業(yè)標準和22個程序文件。推行標準化之后,這個廠的產品在國內外市場受到廣泛歡迎,僅去年的產品銷售收入就達1.2億元,比上年猛增165%,遠銷10余個國家。
上海建設路橋機械設備公司把采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制定企業(yè)的標準當做企業(yè)的重要技術戰(zhàn)略。僅用兩年時間,這個公司的7個系列100多個規(guī)格的主導產品均達到或高于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他們生產出的硬巖反擊式破碎機抗壓強度極限達到300Mpa,比國外同類產品的同一指標提高一倍多,在國內外市場上都十分搶手。這個1989年滬港合資投入僅1800萬美元的企業(yè),去年底的固定資產已達3.7億元,并完成銷售收入8億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