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曲绦匀投资有限公司

安全管理網

塵肺病理診斷標準

標 準 號: GBZ25-2002
替代情況:
發(fā)布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
起草單位: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職業(yè)衛(wèi)生與中毒控制所;華西醫(yī)科大學公共衛(wèi)生學院
發(fā)布日期: 2002-04-08
實施日期: 2002-06-01
>
更新日期: 2009年11月12日

 前言

  本標準的全部內容為強制性的。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yè)病防治法》制定本標準。自本標準實施之日起,原標準GB7883-1988與本標準不一致的,以本標準為準。

  在塵肺病的診斷過程中,常有需要作大體標本或尸檢標本的檢查診斷。必須有規(guī)范的工作程序和統(tǒng)一的診斷標準。因此制定本標準。

  本標準的附錄A是資料性附錄,附錄B、C、D、E是規(guī)范性附錄。

  本標準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提出并歸口。

  本標準由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職業(yè)衛(wèi)生與中毒控制所及華西醫(yī)科大學公共衛(wèi)生學院負責起草。

  參加起草的單位有鞍鋼勞動衛(wèi)生研究所、江西省勞動衛(wèi)生與職業(yè)病防治研究所、上海市職業(yè)病防治研究所。

  本標準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負責解釋。

  塵肺系指在生產活動中吸入粉塵而發(fā)生的以肺組織纖維化為主的疾病。

  1范圍

  本標準規(guī)定塵肺的病理診斷標準。

  本標準適用于塵肺的病理診斷。

  2診斷原則

  根據詳細可靠的職業(yè)史及規(guī)范化的檢查方法得出的病理檢查結果方可做出塵肺的病理診斷?;颊邭v次x線胸片、病例摘要或死亡志及現場勞動衛(wèi)生學資料是診斷的必需參考條件。

  3診斷及分期標準

  3.1無塵肺

  僅見有肺及肺引流區(qū)淋巴結出現粉塵反應;或肺及肺引流區(qū)淋巴結出現塵肺病變,其范圍及嚴重度不夠診斷為I期塵肺。

  3.2I期塵肺

  a)全肺各切面眼觀及鏡檢塵肺結節(jié)總數在20個以上;或10個以上,伴接近1級/1度彌漫性肺纖維化;

  b)塵性彌漫性肺纖維化1級/1度以上;

  c)全肺塵斑一氣腫面積占50%以上。

  3.3II期塵肺

  a)全肺各切面眼觀及鏡檢塵肺結節(jié)總數在50個以上;或20個以上,伴1級/1度以上彌漫性肺纖維化;

  b)塵性彌漫性肺纖維化2級/2度以上;

  c)全肺塵斑一氣腫面積占75%以上。

  3.4Ⅲ期塵肺

  a)肺內出現塵性塊狀纖維化,并伴有I期以上塵肺病變基礎;

  b)塵性彌漫性肺纖維化3級/3度以上。

  病變符合上述各期中a或b或c者可做出分期診斷。

  4正確使用本標準說明

  見附錄A(資料性附錄),附錄B、C、D、E(規(guī)范性附錄)

  附錄A

  (資料性附錄)

正確使用本標準的說明

  A.1本標準只適用于國家規(guī)定的無機塵肺的診斷,不適用于有機粉塵所致肺部疾患的診斷;只適用于尸體解剖和外科肺葉切除標本,不適用于小片肺組織活檢、肺引流區(qū)淋巴結活檢、肺穿刺、肺灌洗液等標本的塵肺病理診斷。

  A.2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84)衛(wèi)防字第16號文第二章第七條規(guī)定的病理專業(yè)人員具有塵肺病理診斷權。

  A.3具有診斷權的病理專業(yè)人員在"塵肺病理檢查申請單"及送檢單位提供的資料齊備后,宜立即進行檢查并提出診斷報告。塵肺病理診斷報告內容包括塵肺名稱、分期、病理類型和并發(fā)病。

  塵肺病理診斷報告一式貳份,一份存檔,一份交送檢單位同級塵肺診斷組處理。塵肺病理診斷可作為職業(yè)病待遇的依據。

  附錄B

  (規(guī)范性附錄)

塵肺病理標準注釋

  B.1塵肺名稱

  按國家規(guī)定的塵肺名稱命名。

  B.2塵肺病理類型

  結節(jié)型塵肺病變以塵性膠原纖維結節(jié)為主,伴其他塵性病變存在。

  彌漫纖維化型塵肺病變以肺塵性彌漫性膠原纖維增生為主,伴其他塵性病變存在。

  塵斑型塵肺病變以塵斑伴灶周肺氣腫改變?yōu)橹?,并有其他塵性病變存在。

  B.3塵肺病變

  B.3.1塵肺結節(jié)眼觀:病灶呈類圓形、境界清楚、色灰黑、觸摸有堅實感。鏡檢:或為矽結節(jié),即具有膠原纖維核心的粉塵性病灶;或為混合塵結節(jié),即膠原纖維與粉塵相間雜,但膠原纖維成分占50%以上的病灶;或為矽結核結節(jié),即矽結節(jié)或混合塵結節(jié)與結核性病變混合形成的結節(jié)。

  B.3.2塵性彌漫性纖維化呼吸細支氣管、肺泡、小葉間隔、小支氣管和小血管周圍、胸膜下區(qū)因粉塵沉積所致的彌漫性膠原纖維增生。

  B.3.3塵斑眼觀:病灶暗黑色、質軟、境界不清、灶周伴有直徑1.5mm以上擴大的氣腔(灶周肺氣腫)。鏡檢:病灶中網織纖維、膠原纖維與粉塵相間雜,膠原纖維成分不足50%。病灶與纖維化肺間質相連呈星芒狀,伴灶周肺氣腫。

  B.3.4塵性塊狀纖維化眼觀:病變?yōu)?x2x2cm以上的灰黑色或黑色、質地堅韌的纖維性團塊。鏡檢:或為塵肺結節(jié)融合或為大片塵性膠原纖維化或為各種塵肺病變混雜交織所組成。

  B.3.5粉塵性反應指肺、胸膜、肺引流區(qū)淋巴結粉塵沉積、巨噬細胞反應、輕微纖維組織增生等。

  B.4塵肺病變范圍及嚴在程度的判定

  B.4.1結節(jié)計數

  a.結節(jié)直徑小于2mm,計作0.5個(鏡下計數為準);

  b.結節(jié)直徑在2mm以上,計作1個(眼觀計數、鏡下確定);

  c.結節(jié)直徑在5mm以上,計作2個(眼觀計數、鏡下確定);

  d.結節(jié)直徑在10mm以上,計作3個(眼觀計數、鏡下確定)。

  B.4.2塵性彌漫性纖維化(級倔)確定

  a)1級病變占全肺面積25%以上;

  b)2級病變占全肺面積50%以上;

  c)3級病變占全肺面積75%以上;

  d)1度纖維化局限于肺小葉內,或肺小葉間隔、小支氣管及小血管周圍塵性纖維化;

  e)2度在1度基礎上,纖維化互相聯(lián)結形成網架狀或斑片狀,可伴局限性蜂房變;

  f)3度纖維化毀損大部分肺組織或形成纖維團塊;

  g)病變嚴重度的判定以20張切片的平均度為準,如度重于級時,以級為準。診斷石棉肺時,須查見石棉小體。石棉肺并發(fā)的胸膜斑總面積超過肥2OOCM2時,塵肺病變接近I期或I與II期之間者,可分別診斷為I期或II期。

  B.4.3塵斑計量

  輕度塵斑面積占全肺面積25%以上。

  中度塵斑面積占全肺面積50%以上。

  重度塵斑面積占全肺面積75%以上。

  塵肺面積按全肺各切面眼觀結果判定,胸膜表面塵斑不計在內。

 B.5塵肺并發(fā)病

  下列疾病列為塵肺病理診斷的并發(fā)病。

  B.5.1肺結核包括活動性肺結核,即干酪壞死灶、干酪性肺炎、空洞型肺結核、粟粒性肺結核、支氣管內膜結核、肺門淋巴結結核及滲出性結核性胸膜炎。診斷III期矽肺結核,必須具備I期以上的塵肺病變基礎,同時具備塵肺結核病變構成的纖維性團塊。

  B.5.2非特異性肺感染著重細菌、病毒及霉菌性支氣管炎、肺炎及肺膿腫、支氣管擴張癥等。難于區(qū)別炎癥引起的纖維化與粉塵引起的纖維化時,可作為塵性彌漫性纖維化診斷并分期。

  B.5.3肺心病、非塵性肺氣腫、氣胸。

  B.5.4肺癌、惡性胸膜間皮瘤。

  附錄C

  (規(guī)范性附錄)

塵肺標本檢查法

  C.1肺標本固定

  尸體解剖宜在死后24h內進行。如經冷藏,其保存期可適當延長。

  按?,F尸檢方法取出肺、心及縱膈,立即通過氣管向肺內灌注10%福爾馬林溶液,使肺處于生理深吸氣狀態(tài)下膨脹固定。灌注前輕壓雙肺各葉,排除肺內氣體,清除氣管內分泌物,以利固定液入肺。灌注時,福爾馬林柱約高4Ocm左右,慢速滴入。灌注量視肺容量而異,一般為1000-1500ml,液體流出口位置要隨時移動,以便會肺五個肺葉均達到適當膨脹。與此同時,肺應置于一寬敞容器內,器內盛以10%福爾馬林肺表面以雙層濕紗布覆蓋以防風干。五個肺葉全部膨脹后,結扎氣管,使肺各葉處于解剖位置自由伸展。固定五天后按規(guī)定切開檢查。

  C.2眼觀檢查

  固定后之肺大體標本置于切肺板上,將肺背側緊貼板面,左手將肺固定于板上,用力均勻,盡可能使肺大面積貼在板面。用長刀將肺切成每片1cm厚的連續(xù)冠狀切面。將氣管隆突處的切面定為0位切面,分別向腹(前)側和背(后)側將肺切成多數切面,順序編號為前3、前2前1、0、后1、后2、后3……。觀察各切面的塵肺病變,如塵斑、灶周肺氣腫、結節(jié)、彌漫性纖維化、塊狀纖維化、淋巴結和胸膜病變……等,登記于規(guī)定的記錄紙上。全肺大切片標本對塵肺病理診斷及分期,病理X線對照分析、塵肺病理檔案的保存和科研工作,都能提供有益的資料。建議有條件的單位作為檢查常規(guī)進行。

  C.3組織學取材

  每側肺取材10塊,必須包括各個肺葉,每塊厚3-4mm,面積2cm×2cm左右,取材組織塊要包括各種塵肺病變和可疑塵肺病變,包括深部肺組織和胸膜。取材組織塊編號要與記錄表編號一致。淋巴結取材數量不限。為診斷并發(fā)病而取材的組織塊數不在規(guī)定的20塊之內。

  組織學切片采用常規(guī)石蠟切片及蘇木素伊紅染色。需要時可做網織纖維、膠元纖維、彈力纖維、結核菌、鈣、鐵等染色,以鑒別病變性質。

  C.4肺內粉塵分析

  按顯微灰化法作粉塵分析。

  附錄D

  (規(guī)范性附錄)

申請單、記錄表、報告單

  D.1塵肺病理檢查申請單、三種記錄表及報告單格式全國統(tǒng)一。

  凡申請塵肺病理檢查者,必須逐項填寫本標準規(guī)定的申請單,由送驗單位與塵肺病理診斷單位聯(lián)系。診斷單位必須按記錄表及報告單格式和要求完成診斷工作。

  D.2塵肺病理檢驗申請單

  D.3塵肺病理檢驗記錄表

  a.塵肺標本眼觀記錄表;

  b.塵肺眼視病變復制圖;

  c.塵肺標本鏡檢記錄表。

  D.4塵肺病理診斷報告單

  附錄E

塵肺病理診斷標準照片

  (規(guī)范性附錄)

  塵肺病理診斷標準用照片一套40幅。照片顯示典型的塵肺病變,是塵肺病理診斷標準條文的輔助說明。

網友評論 more
創(chuàng)想安科網站簡介會員服務廣告服務業(yè)務合作提交需求會員中心在線投稿版權聲明友情鏈接聯(lián)系我們
长岛县| 呼伦贝尔市| 孟津县| 赤城县| 永吉县| 南充市| 沾益县| 财经| 乌鲁木齐市| 新巴尔虎左旗| 大邑县| 裕民县| 辉县市| 东宁县| 海盐县| 镇宁| 长垣县| 临潭县| 同江市| 岱山县| 金平| 边坝县| 天祝| 定兴县| 家居| 米易县| 肥西县| 南召县| 老河口市| 安化县| 开封县| 通化县| 屏边| 内乡县| 保德县| 若尔盖县| 修武县| 从江县| 卢龙县| 招远市| 平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