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曲绦匀投资有限公司

安全管理網

礦山職業(yè)安全衛(wèi)生知識—工業(yè)防毒

  
評論: 更新日期:2011年07月14日

 一、職業(yè)性危害因素

  職業(yè)性危害因素是指對勞動者健康與勞動能力產生有害作用的因素。按其性質可分為以下三類:

  (1)物理因素:異常氣象條件、高溫、高濕、低溫、電磁輻射、電離輻射、噪聲與振動等。   

  (2)化學因素:生產性毒物(如汞、苯、砷、酚、氮氧化物等),生產性粉塵(如礦塵、煤塵、金屬粉塵、有機塵等)。

  (3)生物因素:生產場所中存在的細菌、病毒等。

  我國礦山職業(yè)性危害因素主要是礦塵,其次是炮煙及二氧化碳,另外噪聲與振動危害也很嚴重。隨著井下機械化水平的不斷發(fā)展,柴油設備廣泛應用,這種設備產生的廢氣對井下空氣污染嚴重。

  二、生產性毒物的危害

  在生產過程中產生或使用的有毒物質稱為生產性毒物。生產性毒物侵人人體的途徑有:一是呼吸道,它是毒物侵人人體的主要途徑;二是皮膚;三是消化道。

  1.職業(yè)中毒

  人體接觸生產性毒物而引起的中毒稱為職業(yè)中毒。職業(yè)中毒按其發(fā)病程度可分為:

  (1)急性中毒:毒物一次或短期地大量進入人體所致的中毒。

  (2)慢性中毒:毒物少量長期進入人體所致的中毒。

  2.生產性毒物對人體不同系統(tǒng)或部位產生的危害

  (1)神經系統(tǒng):中毒性神經衰弱、多發(fā)性神經炎、腦病變、精神癥狀等。

  (2)血液系統(tǒng):血液系統(tǒng)損害,可以出現紅細胞和血小板減少,貧血、出血等。

  (3)呼吸系統(tǒng):中毒性肺水腫、支氣管炎、哮喘、中毒性肺炎等。

  (4)消化系統(tǒng):口腔炎、胃腸炎。

  (5)泌尿系統(tǒng):腎臟損害、尿頻、尿痛等。

  (6)皮膚:皮炎、濕疹等。

  三、職業(yè)中毒預防措施

  (1)控制與消除有毒物質。

  (2)降低生產性毒物的濃度。

  (3)使用低毒或無毒物質代替有毒物質。   

  (4)做好個體防護。   

  (5)設置合適的衛(wèi)生設施。   

  (6)做好環(huán)境監(jiān)測和健康檢查。   

  (7)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guī)程和衛(wèi)生制度。   

  (8)不斷改善生產條件。  

網友評論 more
創(chuàng)想安科網站簡介會員服務廣告服務業(yè)務合作提交需求會員中心在線投稿版權聲明友情鏈接聯系我們
阳原县| 海阳市| 石狮市| 山东省| 九台市| 繁峙县| 阜康市| 雷波县| 甘泉县| 潜江市| 南投市| 安溪县| 康乐县| 广州市| 奎屯市| 安丘市| 陆良县| 余姚市| 高淳县| 六安市| 大竹县| 滦平县| 合作市| 武清区| 高雄县| 志丹县| 秦安县| 肇庆市| 牙克石市| 和政县| 滨州市| 新乐市| 富民县| 黑山县| 滦南县| 湖口县| 酒泉市| 博野县| 内黄县| 阳新县| 宣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