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崗位職責
1、在工段長的領導下,嚴格遵守各項規(guī)章制度和勞動紀律,進行接焦、熄焦、放焦操作,與攔焦車、焦臺等崗位密切配合,保證熄焦接焦均勻,水份符合規(guī)定指標,不準有紅焦。
2、熟悉和掌握設備性能,結構和操作原理。
3、管理和維護好熄焦車所屬電機減速機、空壓表、傳動設備、熄焦車軌道及熄焦水泵等設備。
4、手動熄焦時,嚴格按要求控制熄焦時間,保證焦炭濾水充分。
5、負責熄焦水管及溝的清理、負責熄焦池水位的控制、熄焦泵房污水池的抽水工作。
6、清掃和保持好所屬設備的區(qū)域衛(wèi)生。
7、要完成車間及工段長安排的臨時工作。
(二)、技術要求
1、熄焦時間:90—240秒,濾水不少于2分鐘,不得將紅焦放入焦臺。
2、接焦均勻,按要求放到焦臺上。
3、空壓機壓力≤0.4Mpa
4、接焦時行車速度要與推焦桿運動速度保持一致。
(三)、設備維護保養(yǎng)制度
1、接班時,必須檢查車體及應負責的設備。
2、熄焦車啟動時不得超過規(guī)定的電流值,如超過或行走緩慢,應停車檢查。
3、電動機在運轉時,如有振動和接頭不良,應及時停運,以免燒毀電機。
4、注意熄焦車箱接完焦后不準發(fā)生偏重現象,否則會把行走輪邊磨壞。
5、熄焦車在啟動時,不準滿載,負荷要逐漸增加,以免發(fā)生燒毀電動機事故。
6、行車中不準打倒車。
7、經常檢查各部螺絲是否松動,電機溫度不得超過65℃。
8、每班都要檢查軸瓦,減速機油箱是否有足夠的油量。
9、交接班時檢查電機車操作室 、車配電室、電機車傳動機構、空壓機開關門裝置是否存在隱患。
(四)、巡回檢查制度
1、檢查電氣設備控制是否靈敏,行走電機,空壓機地腳螺栓是否松動。
2、將空壓機打壓至400—500Kpa進行調試制動裝置,開門機構等是否有制動失靈和漏氣。
3、檢查空壓機運轉情況,聲音是否正常,油位是否足夠,有無漏氣等現象。
4、檢查行走軸瓦,軸承是否缺油,磨損或溫度過高等現象。
5、檢查車箱內耐熱板及蓖子板是否完好。
6、檢查熄焦泵、電機溫度及熄焦池蓄水量,發(fā)現水位偏低及時補水,防止溢水。
(五)、正常操作
1、接焦前將熄焦車電機車車門緊密關閉,行車到出焦爐號,對準標志使熄焦車尾端超過導焦柵(即錯位)1—1.5m左右。保證正常風壓不低于400Kpa等待接焦信號。
2、接焦時,熄焦車移動速度與推焦桿運動速度相適應,保證焦炭均勻分布在熄焦車箱內,不得使紅焦落地。
3、接焦后,熄焦車應快速開往熄焦塔,進塔前速度應減慢。
4、熄焦車嚴格按規(guī)定時間停水,并且要來回移動車箱,使水均勻分布。
5、熄焦后,熄焦車移至塔外停車濾水2分鐘開往焦臺,按順序卸到涼焦臺上。
6、車箱內焦炭卸盡后,及時關閉車門并檢查是否關嚴。
(六)、特殊操作
1、如接焦時,突然停電或攔焦發(fā)生意外情況,要立即發(fā)出緊急事故信號,停止繼續(xù)推焦,如靠近焦臺時,將紅放在焦臺上,用水熄滅,如離焦臺遠時,用消防水及時熄滅車上的紅焦。
2、按計劃接焦,如操作中發(fā)生故障,不能繼續(xù)推焦時,熄焦車司機沒有得到班長允許不準私自離開司機室或將車開走。
3、如放焦車門自動打開,紅焦落地,應立即將車身離開火區(qū),用水熄滅紅焦。
4、熄焦泵發(fā)生故障不上水,司機應立即啟動備用泵,遇停電或備用泵不轉時用清水熄焦。
(七)、事故預防及處理
1、放焦車門自動打開或因其他原因(如未對好位,接焦時車速過快),造成紅焦落入軌道上,應立即報告工段長,將機車推離火堆,用水將焦熄滅。
2、推焦過程中,發(fā)現導焦柵外移,應立即發(fā)停推信號。
3、噴頭噴灑不均,熄焦不透時:
a、清理噴頭
b、水泵上水較小時,及時更換備用泵
c、水位偏低及時補水
d、以上方法無效時,應檢查熄焦泵進水底堵塞情況。
(八)、安全技術要求
1、開車前應先鳴笛,空壓機打壓必須0.4Mpa時方可行車,行車時要注意前方有無行人及障礙物。
2、當有大霧妨礙視線時,應連續(xù)鳴笛,行車途中不準任何人上下車。
3、機械運轉時,嚴禁加油,嚴禁帶電檢修、檢查或清掃。
4、接焦時手不應離開控制器,開車時,不準與人閑談,嚴禁工作中打盹、睡覺。
5、在無特殊情況嚴禁開車倒車。
6、開車時不準站在操作室外平臺上,防攔焦車錯位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