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冶煉廠原有一系列、二系列制酸系統(tǒng)是利用冶煉工段的閃速爐和轉爐煙氣,經余熱鍋爐和電收塵,再經凈化、轉化和吸收工序進行制酸。煙氣轉化后的多余熱量通過SO3冷卻后排入大氣,煙氣中的余熱不但沒有回收加以利用,反而還消耗大量能源,既增加了生產成本,又浪費了能源。
另一方面,該企業(yè)原有的冶煉工藝過程需消耗大量的低壓蒸汽,廠區(qū)的蒸汽90%由燃煤鍋爐提供,在能源供應十分緊缺的今天,對低溫煙氣的余熱回收及利用顯得極為重要。
在眾多形式的余熱鍋爐中,熱管技術在低溫煙氣余熱回收中的應用顯示出其顯著的特點和優(yōu)勢。
一、熱管特點
1、熱管簡介及工作原理
熱管是一種具有特高導熱性能的新穎傳熱元件。熱管起源于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的美國,1967年一根不銹鋼——水熱管首次被送入地球衛(wèi)星軌道并運行成功,熱管理論一經提出就得到了各國科學家的高度重視,并展開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使得熱管技術得以很快發(fā)展。熱管技術開始主要用于航天航空領域,我國自二十世紀70年代開始對熱管進行研究,自80年代以來相繼開發(fā)了熱管氣-氣換熱器、熱管氣-水換熱器、熱管余熱鍋爐、熱管蒸汽發(fā)生器、熱管熱風爐等各類熱管產品,使得熱管在建材工業(yè)、冶金工業(yè)、化工及石油化工、動力工程、紡織工業(yè)、玻璃工業(yè)、電子電器工程等領域內得到廣泛的應用。
圖1 熱管結構
熱管結構如圖1所示。由管殼、封頭、吸液芯、工質等組成。管內有工質,工質被吸附在多孔的毛細吸液芯內,一般為氣、液兩相共存,并處于飽和狀態(tài)。對應于某一個環(huán)境溫度,管內有一個與之相應的飽和蒸汽壓力。熱管與外部熱源相接觸的一端,稱為蒸發(fā)段;與被加熱體相接觸的一端,稱為冷凝段。熱管從外部熱源吸熱,蒸發(fā)段吸液芯中工質蒸發(fā),局部空間的蒸汽壓力升高,管子兩端形成壓差,蒸汽在壓差作用下被驅送到冷凝段,其熱量通過熱管表面?zhèn)鬏斀o被熱體,熱管內工質冷凝后又返回蒸發(fā)段,形成一個閉式循環(huán),包括三個過程:
吸熱段液相工質吸熱蒸發(fā);
被蒸發(fā)的工質在放熱段放熱冷凝;
冷凝的工質又返回吸熱段再蒸發(fā)。
因熱管的熱力循環(huán)是在一個封閉的管內實現(xiàn)的,對外界環(huán)境而言,熱管自高溫熱源處吸收熱量,在低溫段放出熱量。熱管僅是熱量傳輸?shù)墓ぞ?,工質則是熱量傳輸?shù)妮d體,驅動工質循環(huán)的動力是管兩端的溫差。
2、熱管的優(yōu)點
1)超強的導熱性:導熱速度快、強度大、效率高,導熱速度可達到音速。
2)良好的等溫性:良好的等溫性使熱管在很小的溫差下,傳遞很大的熱通量,傳熱阻力小。
3)熱流密度可變性:熱管可以獨立改變蒸發(fā)段或冷卻段的加熱面積,即以較小的加熱面積輸入熱量,而以較大的冷卻面積輸出熱量,或者熱管可以較大的傳熱面積輸入熱量,而以較小的冷卻面積輸出熱量。
4)安全可靠性:不存在管內超壓,不怕干燒。液體工質汽化后,熱管的內壓不隨溫度的變化而變化。
5)環(huán)境的適應性:不受環(huán)境的限制,熱管可根據(jù)環(huán)境的需要而單獨設計。
6)應用領域廣。超導熱管形狀具有更大的靈活性,更廣泛的應用領域,能適應各種惡劣的工作環(huán)境
3、熱管系統(tǒng)的基本特點
1)熱量從高溫介質轉移到低溫介質,完全由熱管元件完成,低溫介質被間接加熱。
2)系統(tǒng)中熱管元件間相互獨立,單根或數(shù)根熱管失效不影響整個裝置的運行。
3)由于熱管的單向導熱性,熱量的傳輸只能由受熱段傳至放熱段。
4)熱管外壁采用高頻焊翅片,強化傳熱,傳熱效率高,熱側阻力小,設備結構緊湊。
5)熱量的傳輸過程不需要任何外界動力,運行管理簡單。
6)熱側換熱面積可調,可以在一定范圍內調節(jié)換熱管管壁溫度,有效防止低溫露點腐蝕。
二、熱管余熱鍋爐(熱管蒸發(fā)器)
熱管式余熱鍋爐(熱管蒸發(fā)器)是由若干組熱管聯(lián)箱同其外殼組裝而成。其中每組熱管聯(lián)箱又由若干根熱管組成的,為增大傳熱面積,其加熱外表面一般都焊有若干片高頻焊環(huán)形翅片,各熱管之間彼此獨立,構成各自獨立封閉傳熱系統(tǒng),其典型結構如圖2所示。
圖2 熱管余熱鍋爐結構示意圖(分體式)
由于上述結構的特點,使其具有以下優(yōu)點:
1)熱管由于外壁帶有螺旋翅片,增加了傳熱面積,單根傳熱強度大(相對光管);
2)工作介質玄幻是依靠地球重力和壓差作用,無需外加動力,無機械運行部件,增加了設備的可靠性,也極大的減少了運行費用。
3)由于其冷、熱兩端熱阻方便可調,便于控制管壁溫度,從而有效地解決了設備的露點腐蝕。
4)根據(jù)工藝要求,可以進行順、逆流混合布置,適應較寬的溫度范圍。
5)熱交換系統(tǒng)由眾多熱管組裝而成,各熱管之間相互獨立,一根或幾根熱管損壞或失效不影響整個系統(tǒng)的安全運行,只是余熱鍋爐整體效率會略有降低而已。
6)由于采用上升管、下降管連接汽包結構,使設備水側能承受較高的壓力范圍。
7)外殼為鋼板連續(xù)焊制,設有密封檢查門,便于設備清灰。
三、熱管余熱鍋爐(熱管蒸發(fā)器)的應用
1、煙氣參數(shù)
該企業(yè)原有制酸系統(tǒng)轉化煙氣參數(shù)見表1所示:
表1 制酸系統(tǒng)轉化煙氣參數(shù)
從表1可以看出來轉化煙氣具有以下特點:
1)煙氣溫度低;
2)幾乎不含塵、不含水;
3)SO3濃度高;
4)煙氣連續(xù)但波動量大;
5)煙氣可利用的溫差小。
2、熱管余熱鍋爐參數(shù)
為了充分回收一系列、二系列制酸系統(tǒng)的中、低溫煙氣余熱,共設置3臺熱管余熱鍋爐,取代原系統(tǒng)中的熱交換器、SO3冷卻器和SO3冷卻風機,在滿足制酸工藝要求的同時,利用煙氣余熱生產飽和蒸汽。
熱管余熱鍋爐技術參數(shù)見表2。
表2 熱管余熱鍋爐技術參數(shù)
四、改造后節(jié)能效益
自3臺熱管余熱鍋爐正式投運至今,均達到設計的額定產汽量,可產1.27MPa飽和蒸汽180000噸/年,,可節(jié)約標煤20300噸/年,同時可節(jié)約電耗1383000KW.h/年,相當于節(jié)約標煤526噸/年。
熱管余熱鍋爐投產后可減少煙氣排放量290×104Nm3/年,減少煙塵排放量868噸/年,減少SO2排放量303噸/年,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污染物的排放,改善了廠區(qū)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