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曲绦匀投资有限公司

安全管理網

醫(yī)院供應室護士職業(yè)危害與自我防護措施

  
評論: 更新日期:2016年05月27日

職業(yè)安全是醫(yī)護人員共同關注的問題。由于醫(yī)院供應室護士長期從事回收、清洗污染后的醫(yī)療器械的工作,在操作過程中稍有不慎就會被銳器、利器、化學消毒液等割傷,刺傷及灼傷,嚴重的危害了供應室護士人員的身體健康,是控制醫(yī)院工作感染的關鍵科室。為此,供應室護士人員必須重視在操作過程中存在的諸多危害健康因素,提高自我防護意識,加強防護措施,以達到減少危害,保護自身健康的目的。
        1 供應室工作的主要危險因素
        1.1 供應室護士的自身因素  
        供應室護士對職業(yè)損傷增加。如在清洗過程中為了操作方便不按照供應室操作程序和規(guī)章制度進行操作、不戴手套或手套破損不及時更換、不戴防護眼鏡等
        1.2化學因素  
        化學消毒劑如過氧乙酸、三效熱源滅活劑、84消毒液等消毒劑,因具有較強的去污,去熱源的功效,故常用于器械的浸泡消毒。但這些消毒劑具有較強的刺激性和腐蝕性,在使用過程中如操作不當,消毒劑揮發(fā)在空氣中而被人體吸收后,可引發(fā)鼻粘膜及氣管粘膜水腫,損害呼吸系統(tǒng),導致流涕,咽部不適、咳嗽等癥狀,還可刺激人體雙眼出現流淚、疼痛,視物不清等癥狀。在配比過程中如濃度過高可灼傷皮膚,部分人員在使用來蘇爾消毒稀釋液時,如不佩帶手套,還可導致手指麻木、奇癢等癥狀,嚴重時這些消毒液還可導致接觸性皮炎。此外,供應室因消毒滅菌需要, 常使用多種化學制劑。長期接觸此類制劑或使用不當,則會對使用者造成損傷。包括:(1)含氯制劑,此類 消毒劑有一定的腐蝕性 ,揮發(fā)性強,空氣中含量過高時引起人體不適,接觸則易損傷皮膚。(2 ) 過氧乙酸,空氣中含量超標時易引起頭疼、頭暈、惡心等中毒反應。(3) 強酸強堿,供應室在清潔物品時常用強酸強堿,如操作不當,噴濺到皮膚黏膜上則可引起皮膚黏膜腐蝕和潰爛。(4) 環(huán)氧乙烷,環(huán)氧乙烷滅菌以其溫度低、滲透性強、腐蝕性小、滅菌徹底、有效期長等優(yōu)點被臨床廣泛應用。環(huán)氧乙烷氣體可刺激眼睛、呼吸道,引起流淚、咳嗽、頭暈、頭痛、惡心、嘔吐等反應;皮膚接觸時可引起皮炎和水泡,還有致癌、突變、致胎兒畸形等作用,孕早期孕婦接觸環(huán)氧乙烷流。
        產率高達16.7%。
        1.3物理因素
        1.3.1機械性損傷 
        供應室除供應一次性物品外還擔負著玻璃器械或金屬制品的供應,在清洗過程中護士易被破損的玻璃或銳利的刀剪損傷,致使器械中殘留的病原微生物侵入人體造成危害。有文獻表明,針刺傷時只需0.04ml 帶有乙肝病毒的血液足以使刺傷者感染。因被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污染的針刺傷而感染艾滋病的概率為0.3;被丙肝病毒污染針頭刺傷而感染的概率為1.8 ;美國5 0萬醫(yī)護人員中,每年被注射針刺傷的人次高達80萬以上,占從業(yè)人員的l6%。
        1.3.2紫外線 
        紫外線燈廣泛地用于醫(yī)院各科室的空氣消毒,如操作不當可灼傷眼結膜而引起雙眼紅腫,流淚,刺疼等癥狀。長期受到紫外線燈的照射還可導致皮膚色素沉著。紫外線能引起微生物細胞內成分的化學變化,使其遭到破壞而死亡。供應室空氣及物體表面消毒常規(guī)使用紫外線照射,雖然盡量安排在工作間隙,但因工作需要常取放物品,護士經常接觸紫外線,對人體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危害。 
        1.3.3 體位供應室
        護士在清洗、包裝物品時,需取強迫體位長時間站立操作,頸椎病、腰肌勞損、下肢靜脈曲張的發(fā)病率明顯高于其他人群。
        1.4液體因素
        患者使用后的醫(yī)療器械,已被病人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所污染,因部分醫(yī)務人員對初步消毒的意識淡薄,對于使用后的器械未經初消就送往供應室更換,而供應室護士在消毒清洗過程中,稍有不慎就會被銳利器割傷,刺傷,從而造成了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等各種污染病感染的危險性,這樣不僅嚴重地危害了供應室護士人員的身體健康,更是造成院內感染的潛在因素。
        1.5生物因素 
        據研究,最具威脅的感染性疾病是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和艾滋病、結核桿菌、流感等,這些危險因子在血液、血液成分、傷口分泌物、精液、陰道分泌物、羊水等濃度較高。有關資料統(tǒng)計顯示,經常接觸血液或經常被針刺傷的工作人員,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發(fā)生率比一般工作人員約高8倍。感染乙型肝炎的發(fā)生率為2.0%~4.0%;感染丙型肝炎的發(fā)生率為 3.0 ~10.0;感染艾滋病的發(fā)生率為0.2~0.5。供應室要回收注射器、輸液器、穿刺治療包等物品, 這些物品都不同程度地沾有傳染性血液、分泌物等,在接觸時若不注意個人防護,不僅可造成自身感染,而且會成為傳播的媒介進而導致醫(yī)院內感染的增加。 
        1.6環(huán)境因素:
        1.6.1高溫、噪音:
        供應室在使用高壓蒸汽滅菌時,一是散發(fā)大量的熱量,二是噪音較大,致使供應室護士長期處于一個高溫、潮濕、噪音超標的環(huán)境中工作,從而對健康造成危害,特別是聽力下降。耳鳴是主要癥狀之一。
        1.6.2洗滌:
        洗滌工作是供應室不可缺少的一項重要的工作環(huán)節(jié),接觸冷水不可避免,特別是寒冷的冬季,隨時都可危害工作人員的身體健康,故造成供應室工作人員患風濕性關節(jié)炎等病的幾率明顯高于其他科室護士。
        1.6.3粉塵:
        供應室護士在制作各種敷料,棉簽,棉球時,因纖維粉塵四處飛揚,隨時都刺激著呼吸道,從而出現鼻腔,咽喉部刺癢,打噴嚏等不適應癥狀。
        2防護措施
        2.1化學性因素的防護措施
        在浸泡消毒各類污染的器械時,不僅要選擇合適的化學消毒劑,更要了解消毒劑的理化性質和毒副作用。在配制消收稿日期:2006-10-10毒稀釋液時,應佩帶口罩、防護眼鏡、手套等防護用品,消毒。液存放容器必須加蓋,一是可以防止消毒液揮發(fā),二是可以保證其有效濃度,更重要的是減少了對人體的危害,同時要定時開窗,通風,以保持室內空氣清新。若工作人員出現頭暈,咽部不適,皮疹,雙眼疼痛流淚等癥狀時,應首先離開配制消毒液現場,并及時用清水沖洗眼睛,滴注潤潔滴眼液,出現皮疹應服抗過敏藥物治療。
        供應室護士應了解常用消毒劑的效能、毒性及進入人體的途徑。按照消毒劑的使用范圍、 濃度進行配制,在配制過程中應戴口罩、帽子、護目鏡、手套,穿長筒防水靴及防水圍裙, 防止消毒液濺到皮膚黏膜及眼睛上,取放物品后及時加蓋,避免消毒液揮發(fā)對人體造成危害。環(huán)氧乙烷滅菌的一次性物品必須待殘留氣體充分揮發(fā)后方可入庫,以避免殘留的環(huán)氧乙烷對人體的損害。
        2.2物理因素的防護措施
        2.2.1 制定并完善防護制度強化護士的防護意識,根據各工作室要求,制定并完善防護制度,同時配備必要的安全防護設施,如去污處配備防水圍裙、護目鏡、橡膠手套、安裝非接觸式水開關及干手設施等。將醫(yī)護人員職業(yè)防護知識轉化為職業(yè)防護行為,養(yǎng)成職業(yè)防護習慣,掌握銳器刺傷時的處理程序,降低血液傳播疾病的危險程度。
        2.2.2在使用紫外線燈進行空氣消毒時,供應室工作人員盡量減少進出消毒房間的次數。若有急事需要進入時,應先將紫外線燈關閉或佩帶防護眼鏡后方可進入,禁止裸眼直視紫外線燈,以免灼傷眼睛。如灼傷眼睛,應立即滴注消毒眼藥水,閉目休息。
        2.2.3 供應室護士接觸尖銳物應用持物器,盡量減少刺傷皮膚的機會,同時應掌握刺傷后的緊急處理程序:必要時上報并注射疫苗,以免發(fā)生醫(yī)源性感染。紫外線照射消毒盡量安排在中午下班后人員相對較少時進行;消毒過程中如必須進入消毒房間,應先關閉紫外線燈,消毒結束后至少過3 0 mi n才能進入。供應室護在上作時注意節(jié)力的原則,經常變換身體姿勢, 避免疲勞,工作結束后可做頸、背、腰的保健操或局部按摩,做好自我健康,防止發(fā)生職業(yè)病。
        2.2.3體液因素的防護措施在清洗各類污染器械時,經初步消毒后,應佩帶手套進行清洗,如有操作不慎造成損傷后,應立即壓住傷口,用清水充分清洗,必要時應進行及時的預防接種,避免重復擠壓傷口,致使傷口局部血液回流。
        2.3 生物有害因素的防護 
        回收物品均按傳染性物品處理,定位放置“一,專人負責浸泡、清潔、消毒,并做好記錄。清洗包裝銳利器械時防止刺傷,一旦被刺傷立即進行傷口處理:擠出損傷處血液用肥皂液和流動水沖洗,聚維酮碘消毒,并上報醫(yī)院感染管理科;72h內作HIV、HBV等基礎水平檢查;可疑暴露于HBV感染血液、體液時,注射抗乙肝病毒高價抗體和乙肝疫苗;可疑暴露于HCV感染血液、體液時,盡快在暴露后作HCV抗體檢查;可疑暴露于HIV感染血液、體液時,短時間內口服大劑量AZT (疊氮脫氧核苷),盡快在暴露后檢測HIV抗體,然后周期性復查。供應室要建立刺傷登記制度,并定期跟蹤檢查。
        2.4環(huán)境因素的防護措施
        對于高溫、噪音、寒冷、潮濕等不利因素,可安裝消音設施,房間應備有換氣扇,四季裝備熱水管道,在洗滌間,對室內高溫,潮濕可采取一些防護措施,如使用空間盡可能寬敞,安裝排風扇,空調,冬季盡可能用熱水洗滌,戴橡膠手套;為了減少超聲清洗機,烘干機噪音的影響,盡量集中清洗器械,清洗人員離開房間,有噪音的房間隨手關門;在滅菌間安裝消音設備和遙控檢測系統(tǒng),高壓蒸汽滅菌器前安裝隔音板,可降低一部分噪音設立獨立的gtN-間,制作各種敷料,棉球以及手術巾的折疊,必須戴13罩,防止損傷呼吸道粘膜并使用一次性手套,以確保供應室工作人員身體健康。
        2.5對于粉塵的防護供應室工作人員在制備各種敷料過程中應戴口罩,防止敷料纖維及粉塵吸入呼吸道而損傷呼吸道粘膜。3強化職業(yè)危害意識及保障體系供應室工作人員在執(zhí)行各項操作過程中,首先要牢固樹立自我保護意識,自覺遵守防護要求,要培養(yǎng)良好的嚴格的醫(yī)療操作程序習慣,在分類各種污染器械時,盡量不要用手直接接觸分類,對于銳利器,應放在防刺容器中,執(zhí)行操作完畢后,應及時清洗消毒雙手,口罩應分日更換清洗,同時要加強防護基礎設施建設,包括硬件設施要到位,防護用品要充足,防護制度要落實等一整套防護保障體系。
        3 討論
        職業(yè)安全越來越受到全社會的關注,供應室護士的職業(yè)防護應從預防人手,加強職業(yè)安全防護知識教育,樹立防護理念,規(guī)范操作行為。醫(yī)院管理者應充分認識職業(yè)暴露的危害性,創(chuàng)造安全健康的工作環(huán)境,完善監(jiān)測系統(tǒng),在有限的資金條件下,盡可能完善醫(yī)療設備和防護設施。供應室工作人員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要不斷提高自我防護意識。加強自身防護,從而達到將職業(yè)危害發(fā)生率降到最低、確保職業(yè)安全的目的。
       
       

網友評論 more
創(chuàng)想安科網站簡介會員服務廣告服務業(yè)務合作提交需求會員中心在線投稿版權聲明友情鏈接聯系我們
靖西县| 澜沧| 云林县| 响水县| 垫江县| 江油市| 龙州县| 万宁市| 汝南县| 赤城县| 城口县| 阜平县| 星子县| 策勒县| 江西省| 镇巴县| 浮山县| 闽清县| 雷波县| 化隆| 英山县| 大兴区| 太谷县| 红安县| 湘阴县| 岗巴县| 晴隆县| 凌海市| 金寨县| 葫芦岛市| 武冈市| 章丘市| 德惠市| 浪卡子县| 胶州市| 灯塔市| 九龙城区| 剑阁县| 河北省| 行唐县| 平度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