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認為,事故的發(fā)生與人的行為、設備、安全意識和生產環(huán)境有著極大的關系。同時,與個別管理者素質低,重生產、輕安全,違章指揮不無關系;與員工行為不規(guī)范,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違章作業(yè)不無關系;也與擺不正安全與生產的關系、搶產量突擊生產有著特別突出的關系。
這個礦在1976年到2005年的近30年時間里,采煤工藝、支護方式、機械設備發(fā)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但事故并沒有杜絕,而是出現了由頂板事故向機械運輸事故發(fā)展的特點。必須承認,煤礦安全生產是一個系統工程,把制約生產的各種因素孤立起來,“頭痛醫(yī)頭、腳痛醫(yī)腳”,不會搞好煤礦的安全生產工作。必須正確對待和處理好以下這些關系,才能有助于我們做好礦井的安全生產工作,實現煤礦安全生產的良性循環(huán)。
一是正確認識安全與生產的關系。煤礦的安全與生產是一對矛盾的統一體,相互依存,相互制約。沒有生產就無從談安全,生產是安全的前提。正如交通事故必然涉及路的問題一樣,只有出現了路,才可能有交通事故。但同時,生產也必須以安全為基礎,忽視安全的生產,以犧牲勞動者的生命、損毀公私財物、浪費資源為代價,是無效生產。L礦四號煤4403高檔普采工作面于2003年4月產原煤4.6萬噸,創(chuàng)該礦中厚煤層高檔普采工作面原煤生產歷史之最。也正是這個月,該工作面共發(fā)生重傷事故4起,同時創(chuàng)下了該礦月度重傷事故之最。
不難理解,路導致了交通事故的出現,同時也帶來了經濟的發(fā)展。片面追求安全不要生產和一味強調生產忽視安全都不會出現人們想要的結果。不會存在不生產的安全,也不應該有不安全的生產。
二是正確處理安全與人的關系。人,作為煤礦生產的主體,是生產活動中最積極、最活躍的因素。是事故隱患的處理者,同時還是事故隱患的制造者。員工素質的高低和操作水平的差異決定著事故的發(fā)生與否,甚至是事故的多寡。素質低下的員工,無法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認識不到習慣性違章的危害,發(fā)現不了生產現場的隱患,更談不上制止違章行為和處理安全隱患,事故的發(fā)生在所難免。提高員工的素質、規(guī)范員工行為、實現正規(guī)操作是安全生產的保證。
三是認真對待安全生產與裝備的關系。毋庸置疑,裝備改善了生產環(huán)境,提高了效率,實現了煤炭的“現代化”生產。但如果無法從根本上解決“人宜機、機宜人”的問題,就會增加機械傷害事故發(fā)生的幾率,無法實現煤礦的安全生產。2003年,新礦集團推廣應用ZY型輕型掩護支架,配套使用大功率采煤機和運輸機至今,已擁有綜采支架3900余架,可以裝備近40個綜采工作面。2006年上半年,公司所屬的良莊煤礦、鄂莊煤礦全面實現原煤綜合機械化開采。而綜采支架機械傷害事故,僅良莊煤礦2005年下半年就發(fā)生一重傷一死亡兩起安全事故。
不正規(guī)操作、高檔普采工作面工作習慣的沿襲、認識不到機械設備可能存在的傷害隱患,是導致安全事故發(fā)生的重要原因。“管理、裝備、培訓并重”,是煤礦安全高效生產的重要途徑。
四是重視管理與安全生產的關系。管理于安全生產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突出“以人為本”的管理,樹立“管理就是管人、管理就是用人、管理就是安全、安全就是飯碗”的新型企業(yè)文化,把管理貫穿于生產過程的始終。通過管理,提高員工執(zhí)行力,確保規(guī)程措施的落實;通過管理,規(guī)范員工行為,確保安全薄弱人物和生產薄弱環(huán)節(jié)的有效監(jiān)管與治理;通過管理,把住工程質量驗收和考核關,實現工程質量動態(tài)優(yōu)良;通過嚴格管理,實現煤礦安全生產,才能保住每一位員工、管理者的飯碗。
生產實踐表明,用先進的生產設備武裝起來的一支高素質員工隊伍,在一伙重視安全的管理者領導下,通過科學嚴格的管理,可以創(chuàng)造煤礦的現代化安全開采條件。遵紀守法開采,按章循規(guī)作業(yè),大,可以消滅礦井重特大事故,小,可以減少零打碎敲事故的發(fā)生。作為管理者、作為業(yè)主,不可以不深思。
完善的國家法律約束機制和新型的煤礦管理模式的有機結合,是解決煤礦安全生產的有效途徑。
1、嚴格國家約束機制,創(chuàng)建煤礦安全生產保障體系,杜絕礦井重特大事故的發(fā)生。
礦難頻發(fā)的事實說明,僅僅通過嚴厲處罰,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煤礦的安全生產問題。必須制定一套嚴密的國家級的煤礦安全保障制度,全面評估國家煤礦安全現狀。在此基礎上制定全面系統的、與世界最先進技術接軌的煤礦安全保障體系,徹底關閉不具備安全生產資質的礦井。對于事故礦井責任人的處理,“對黨員干部,要讓其受處分,丟帽子;對職業(yè)經理人,要罷免其任職資格,丟位子;對黑心礦主,要讓其傾家蕩產,丟票子 ?!弊龅接辛畋匦小⒂薪刂?,從源頭上堵住煤礦生特大事故的發(fā)生,實現礦井水、火、瓦斯、煤塵、頂板災害的有效治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