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總則
1.1 目的
為加強XXXXXX(以下簡稱“XX”)實驗室安全管理,明確實驗室安全工作職責,落實安全保障措施,預防實驗室安全事故的發(fā)生,制定本管理辦法。
1.2 適用范圍
適用于XX實驗室安全管理。
2. 組織和職責
實驗室負責人:全面負責實驗室的安全日常管理工作,貫徹落實實驗室安全規(guī)章制度、責任體系和應急預案;督查和協(xié)調解決實驗室安全工作中的重要事項。
信息安全領導小組:負責定期、不定期組織實驗室安全檢查,及時通報發(fā)現的問題,督促安全隱患的整改。
3. 實驗室安全管理內容
3.1 實驗室安全教育與準入
所有進入實驗室工作的人員必須接受實驗室安全知識的教育與培訓,并通過實驗室安全知識考試。
3.2 訪問控制
實驗室負責人有管理和控制進入實驗室人員的責任。當實驗進行的時候,應關閉實驗室的門。這樣做不僅可以保護那些可能誤入實驗室的人員,還減少了對實驗人員的干擾。
3.3 實驗項目安全審核
對新建、擴建、改造實驗場所項目,必須充分考慮安全因素,嚴格按照國家有關安全和環(huán)保的規(guī)范要求設計、施工。項目建成后,須經過相關職能部門審核把關方可投入使用。
3.4 危害信息標志和標語
實驗室中,有特殊危險的地方要有危害信息標志和標語。例如危險化學品、放射性材料、生物危害、火災危險。其他應張貼出標志的地方如安全淋浴,洗眼器,出口和滅火器。滅火器要標記出適用于什么類型的火災。緊急洗眼器和淋浴設施處必須掛一個牌子。盛放廢物的容器必須標清楚要盛放的廢物的類型。實驗室的安全和危險標志應該做到,可以使一個不熟悉實驗室日常工作的人在緊急情況下逃生(或者幫助應對情況,如果合適的話)。
3.5 實驗室網絡安全
具體規(guī)定詳見XX-ISMS-II-12《網絡安全管理規(guī)定》。
3.6 實驗室儀器設備與操作的安全管理
(1) 建立實驗室儀器設備管理制度,落實專人做好實驗室儀器設備的維護、保養(yǎng)工作,保證儀器設備安全運行,并做好相應臺賬。
(2) 實驗室儀器設備操作人員應當接受業(yè)務和安全培訓,了解儀器設備的性能特點、熟練掌握操作方法和操作技巧,嚴格按照操作規(guī)程開展實驗教學和科研工作。具有危險性的特種設備,須在專職管理人員同意和現場監(jiān)管下,方可進行操作。具體按附件內容執(zhí)行。
3.7 實驗室水電的安全管理
(1) 規(guī)范實驗室用電、用水管理,按相關規(guī)范安裝用電、用水設施和設備,定期對實驗室的電源、水源等進行檢查,排查安全隱患,落實整改措施。
(2) 實驗室內必須使用空氣開關,并配備漏電保護器。
(3) 啟動或關閉電器設備時,必須將開關扣嚴或扣妥,防止似接非接狀況。使用電子儀器設備時,應先了解其性能,按操作規(guī)程操作,若電器設備發(fā)生過熱現象或有糊焦味時,應立即切斷電源。
(4) 實驗室固定電源插座未經允許不得拆裝、改線,不得亂接、亂拉電線,不得使用閘刀開關、木質配電板和無絕緣護套的雙絞線等。
(5) 人員較長時間離開房間或電源中斷時,要切斷電源開關,尤其是要注意切斷加熱電器設備的電源開關。
(6) 實驗室內不應有裸露的電線頭;電源開關箱內,不準堆放物品,以免觸電或燃燒。
(7) 沒有掌握電器安全操作的人員不得擅自更動電器設施,或隨意拆修電器設備。
(8) 有人觸電時,應立即切斷電源,或用絕緣物體將電線與人體分離后,再實施搶救。
3.8 有毒物品及化學藥劑管理
(1) 一切有毒物品及化學藥劑,要嚴格按類存放保管、發(fā)放、使用,并妥善處理剩余物品和殘毒物品。
(2) 在實驗中盡量采用無毒或少毒物質來代替有毒物,或采用較好的實驗方案、設施、工藝來減少和避免在實驗過程中擴散有毒物質。
(3) 有關實驗室應裝設通風排毒用的通風櫥,在使用大量易揮發(fā)毒物的實驗室應裝設排風扇等強化通風設備;必要時也可用真空泵、水泵連接在發(fā)生器上,構成封閉實驗系統(tǒng),減少毒物在室內逸出。
(4) 注意保持個人衛(wèi)生和遵守個人防護規(guī)程,絕對禁止在使用有毒物或有可能被毒物污染的實驗室內飲食、吸煙或在有可能被污染的容器內存放食物。在不能保證無毒的環(huán)境下工作時應穿戴好防護衣物;實驗完畢及時洗手,條件允許應洗澡;生活衣物與工作衣物不應在一起存放;工作時間內,須經仔細洗手、漱口(必要時用消毒液)后,才能飲水、用膳。
(5) 在實驗室無通風櫥或通風不良,實驗過程又有大量有毒物逸出時,實驗人員應按規(guī)定分類使用防毒口罩或防毒面具,不得掉以輕心。
(6) 定期進行體格檢查,認真執(zhí)行勞動保護條例。
3.9 實驗室設施安全管理
根據實驗室類別、潛在危險因素等配置消防器材、煙霧報警、監(jiān)控系統(tǒng)、應急噴淋、洗眼裝置、危險氣體報警、通風系統(tǒng)(必要時需加裝吸收系統(tǒng))、防護罩、警戒隔離等安全設施,并指定專人負責管理。部分重點實驗室和使用危化品的實驗室應加裝緊急報警裝置。安全設施應當定期檢查,做好設備更新、維護保養(yǎng)和檢修工作,并建立臺賬。
3.10 實驗室消防安全管理
(1) 結合實際制定實驗室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嚴格落實各項消防安全管理措施。定期組織對進入實驗室的人員開展防火安全教育。
(2) 落實消防器材管理職責和措施,保證消防器材定點存放,性能良好,任何人不得損壞、挪作他用。過期的消防器材應當及時更換。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通道等應保持暢通,禁止堆放雜物。
(3) 實驗室管理人員應當接受消防安全知識和相關技能培訓,熟悉本崗位的防火要求,掌握所配滅火器的使用方法。
(4) 定期或不定期組織消防安全檢查,發(fā)現安全隱患及時整改。
3.11 實驗室的內務管理
(1) 建立實驗室衛(wèi)生檢查管理制度,組織定期或不定期檢查和督查,減少安全隱患,并做好相關記錄。
(2) 建立實驗室衛(wèi)生值日制度,保持實驗室內的整潔,儀器設備布局合理。實驗材料、實驗剩余物和廢棄物應當規(guī)范、及時處置。實驗結束或人員離開實驗室時,實驗室管理或操作人員必須查看儀器設備、水、電、氣和門窗關閉等情況,并按規(guī)定采取結束或暫離措施。
4. 實驗室隱患整改與事故處理
(1) XX每季度組織一次實驗室安全檢查。實驗室每月至少進行一次實驗室安全自查。檢查應當做好記錄。檢查的主要內容包括:
a) 實驗室安全宣傳教育及培訓情況;
b) 實驗室安全制度及責任制落實情況;
c) 實驗室安全工作檔案建立健全情況;
d) 實驗室安全設施、器材配置及有效情況;
e) 實驗室安全隱患和隱患整改情況;
f) 其他需要檢查的內容。
(2) 在檢查基礎上,對發(fā)現的安全問題和隱患進行梳理,及時采取措施進行整改并督查整改情況。對不能及時消除的安全隱患,及時向學校相關部門報告,提出整改方案,確定整改措施,落實人員、資金,期限完成整改。安全隱患尚未消除時,應當落實防范措施或者停用整改,保障安全。
(3) 按照XX制定的《實驗室安全應急預案》,配備應急救援人員和必要的應急救援器材、設備,并定期組織應急救援演練。
(4) 實驗室發(fā)生事故時,應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及時妥善做好應急處置工作,防止事態(tài)擴大和蔓延。發(fā)生較大險情時,應立即報警,并逐級報告事故信息,不得隱瞞不報或拖延上報。對隱瞞或歪曲事故真相者,從嚴處理。
(5) 發(fā)生實驗室事故后,實驗室應當配合XX相關職能部門,迅速查明事故原因,分清責任,提交事故調查報告,及時落實整改措施,并上報整改情況。
5. 相關文件
XX-ISMS-II-12《網絡安全管理規(guī)定》
《實驗室安全應急預案》
6. 附則
(1) 本文件由XX科技資源和信息管理部負責解釋。
(2) 本文件自頒布之日起實行,有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