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斯坦福大學心理學家詹巴斗曾經做過一項非常著名而有趣的試驗。他在兩個街區(qū)分別停放了兩臺一模一樣的汽車,其中一臺被他破壞過的汽車在一天之內就被人偷走了,而另一臺毫無破損的汽車擺了一個星期也無人問津。后來,他就用錘子把這臺汽車的玻璃砸了個大洞,結果,僅僅過了幾個小時,車就被偷走了。
以此為基礎,政治學家威爾遜和犯罪學家凱琳共同提出了“破窗理論”。他們認為,一扇窗戶被打破,如果不及時修復,將會導致更多的窗戶被打破,甚至整棟樓都會被拆毀。也就是說,一種不良現象的存在,會傳遞一種信息,這個信息又會營造一種麻木不仁的環(huán)境,導致更多不良現象的發(fā)生。
鐵路安全管理工作,最害怕的就是出現這種麻木不仁的環(huán)境。在這種環(huán)境中,很多存在于眼前的安全隱患得不到及時消除,就會被人忽略。細小的隱患越來越多,就會形成惡性循環(huán),使得安全風險逐漸增大,最后直接導致安全事故的發(fā)生。
也許,細小的隱患并不會直接導致重大事故的發(fā)生,但是,如果第一個隱患得不到重視、不能被及時排除,那么久而久之就會給人造成一種隨意、無序、混亂的感覺,使人們不自覺地降低安全心理防線,從而淡化危機意識,為今后安全生產埋下許多隱患。
不僅如此,一個隱患得不到及時排除,還會疊加為無數個安全漏洞。盡管最初一切看起來風平浪靜,不會出現任何問題,但當事故發(fā)生時,我們就會發(fā)現,安全漏洞就像馬蜂窩一樣,到處都是。正是這些小隱患,最終誘發(fā)了安全事故,成為壓倒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鐵路安全管理工作必須謹防“破窗現象”。我們應把查事故向查隱患轉變,從小處入手,尋找隱患、發(fā)現隱患、排除隱患,防止隱患變成事故。同時,我們要增強危機意識,營造一種良好的環(huán)境,防止“千里之堤,潰于蟻穴”,這樣,安全管理工作才能邁上新的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