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為弦上詩魂的我國著名二胡演奏家閔慧芳,以一首《空山鳥語》的優(yōu)美旋律,傾倒了海內外無數聽眾。她的成功除了她精湛純熟的演奏技藝外,還與她準確的定弦分不開。二胡有兩根弦,內弦稱為老弦,外弦稱為子弦,只有把兩根弦的音都校準后才能演奏出動聽的樂曲,如果哪根弦松了,就要跑調。
筆者不由想到,煤炭企業(yè)中的安全與生產就猶如二胡的兩根弦,既要定準安全這根弦,又要調好生產這根弦,這樣才能把煤礦的安全生產搞好。也就是說,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才能多出煤、多進尺,才能奪高產、創(chuàng)高效,才能演奏出煤礦生產的優(yōu)美旋律。但是在實際操作中,有人往往失之偏頗:把一條條安全措施看作是一道道束縛生產的“緊箍咒”,認為干煤礦哪有不違章的,不違章就出不了煤,盲目的圖產量,趕進尺,安全在一些人的頭腦中往往是講起來重要,干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以致出現違章指揮,違章作業(yè),最終釀成大禍。這就要求我們煤炭企業(yè),首先要從根源上理清安全與生產的關系,要認識到沒有安全就沒有生產,更談不上效益。安全促進生產,生產必須安全,安全與生產是辨證統一的關系。其次,要形成人人抓安全、保安全的格局,實現安全網絡全覆蓋,安全檢查不斷線,全礦齊動員、全員齊參與,點線面結合,動靜態(tài)相間,使安全貫穿整個生產過程的每一個細節(jié)末梢,讓安全之花處處綻放。唯有這樣,才能奏出安全與生產的和諧旋律,才能使絢麗的安全之花結出豐碩的生產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