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外地連續(xù)發(fā)生幾起校園血案,引起了全社會的高度關注,也引發(fā)了筆者對排除校園安全隱患的思考。
少年兒童由于缺乏自我保護能力,是最容易受到傷害的群體之一。相對而言他們在學校停留的時間長,如果學校存在安全隱患和管理漏洞,勢必會造成安全問題。校園安全不僅關系到每個家庭的生活幸福,更關系到整個社會的穩(wěn)定與祥和,共同織起一張校園安全的大網,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
一、校園存在安全隱患的原因
學校是人口密度較大的區(qū)域,是少年兒童集中的地方,具有很多容易產生安全問題的隱患。孩子們處于青春期,喜歡爭強好勝、爭狠斗勇,接觸上的頻繁性使他們產生矛盾的機會增多,而這時的孩子們道德控制能力與自我約束力又較差,容易激發(fā)矛盾,造成身體甚或生命的危害;學校電化教學設備、化學物品等較多,管理不當,這些因素也會成為校園安全的隱患;當今社會處于變革時期,各種思潮泛濫,社會灰色文化及不良社會風氣彌散于校園周圍,對學生產生負面影響,成為做好校園安全工作的極大壓力。當前較為嚴峻的安全形勢,學校工作的獨有特點,無不在警示我們,要充分認識、正確把握校園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為孩子、為家庭、為社會、為國家負責的高度責任心和使命感,做好新形勢下校園的安全工作。
二、加強校園安全工作的建議
1、預案和制度是消除校園安全隱患的保障
不完善的安全制度、無效的安全教育是校園安全事故產生的土壤。學校在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各類安全突發(fā)事件預案時,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校園安全保衛(wèi)制度。加強對校門的管理,是防止學生受到校外人員傷害的第一道防線。具體管理時應該做到:校門設專人值守,建立晝夜值班制度和崗位責任制度;校外人員進校要履行會客登記手續(xù),嚴格限制與學校無關人員進入學校。二是校園安全檢測制度。學校的各項設施布置,都要有良好的安全檢測,大到危房、食物中毒,小到體育設施電線插座,校舍及校內設施安全管理檢修制度。包括對校舍、場地、校內設置的旗桿、種植的樹木、教室的電燈、門窗、玻璃、教具、學具、實驗儀器、體育設施等教育教學和生活設施的定期檢查、維修、更換,確保使用安全,對存在安全隱患的設施采取警示措施或停止使用。三是防火制度。學校內在每一樓層,每一排房都應當配備消防設施,并組織學生學習消防知識和進行演習。四是安全教育制度。學校應當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和自護自救教育,增強學生的安全意識,對教職人員也應當進行相應的安全教育,“教育在先,預防在前”的原則,高度重視并堅持不懈地抓好學校安全教育工作,不斷提高師生的安全意識和安全素質。
2、建立安全管理網絡是消除校園安全隱患的體現
校園安全工作不僅是學校某個部門的問題,而是學校綜合管理水平的體現。一是建立教學安全管理網。明確教學設施、教學用具、教學環(huán)節(jié)(包括課外活動)的安全管理責任人,督促檢查圖書室、資料室、電教中心的設備、儀器,各種實驗室以及實驗用品的安全防范措施落實情況。二是建立安全管理教育網。加強對學生進行法律法規(guī)、思想道德、行為規(guī)范、安全防范能力及自救、自護、心理調節(jié)等方面的教育,指導督促班主任做好學生的安全管理教育工作。三是建立校園環(huán)境保衛(wèi)安全網。加強對校園及周邊的治安防范,防止治安案件發(fā)生,進行突發(fā)事件處理,做好校園巡邏,確保校園無治安案件發(fā)生,無重大失竊現象。四是建立在校生活安全網。做好學校建筑及施工、消防設施、電路、食堂的設備及器具、教室與樓道暢通、食品安全、飲用水的安全等。學校安全員負責校園巡視、排查、登記和匯報。
3、定期進行安全檢查是消除校園安全隱患的關鍵
由于學校工作有重點時段與重大活動的特點,這些環(huán)節(jié)的安全尤其重要,安全制度寫在紙上與落實在安全檢查的行動上有天壤之別,在可能發(fā)生安全隱患的場所和人員中,學校應有專人眼到、腿到、心到。如大型考試前,放假前后,學生外出集體活動等,學校必須組織以交通安全、消防安全、衛(wèi)生安全,人身財產安全與專題的大型講座,致學生家長公開信等方式,采取有利措施,保證學生在學校、社會和家庭的安全,努力打造平安校園。
總之,校園安全工作是一項長期工作,必須建立、完善檢查制度,落實長效管理。要以制度的形式確定,用計劃作保證,用過程求實效,用結果來考核,變臨時工作為常規(guī)工作,使安全工作成為教育教學工作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要像抓文化課教學一樣抓好校園安全工作,以此來加強監(jiān)督管理,用長效機制來取代短期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