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曲绦匀投资有限公司

安全管理網

“生命”需要每一個人來呵護

作者:丁伯虎 顧晶  
評論: 更新日期:2012年10月21日

  近日觀看了2012年2月16日朝陽區(qū)趕赴火災現場救火的消防車遭遇社會車輛并線超車的一段視頻,令筆者心痛不已。
  據一位網民描述,其時火場烏煙直躥,5輛消防車被堵正在了簋街上,的是十多分鐘過去了,車流逶迤,卻沒有一輛并線車讓行,剛剛騰出一個小空,一輛小車就擠了過來,消防車卻只能一直按喇叭。
  有網友將“德國人如何避讓消防車”的視頻轉發(fā)到網上對照:成千盈百的車輛如同行注視禮般為消防車讓路,消防車得以高速“沖”到救火現場。同樣的火警,同樣是生命財產受到威脅,為什么普通民眾反映如此不同。
  安全生產工作,是否也曾被速度、短期效益、人的不安全意識等“搶行”呢?我們又應該如何讓“安全”不被搶行呢?值得我們安全管理工作者深思。
  首先,安全是經濟社會發(fā)展一直的追求。安全是指不受威脅,沒有危險、危害、損失。人類的整體與生存環(huán)境資源的和諧相處,互相不傷害,不存在危險的危害的隱患;是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損害風險的狀態(tài)。其中人的生命安全是無價的,是最重要的目標,需要每個公民的支持呵護。
  其次,“遭搶行”是社會安全意識不足的具體表現。為什么會出現“簋街消防車遭搶行”事件呢!筆者以為是主要是思想觀念存在問題,缺少對生命的尊重敬畏和對危險防范意識的缺乏。改革開放30多年來,物質文明的高度快速發(fā)展,精神文明卻沒有同時跟上,存在下滑趨勢。哪種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處世態(tài)度時見報端,如:“小悅悅”被碾壓多名路人經過卻無人救助,絕不是一日形成的社會現象。一個人的習慣形成是需要時間的,按照行為心理學的定義,一個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最少需要60天,再過90天穩(wěn)固。同樣,安全意識的培養(yǎng)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們經??吹侥承┢髽I(yè)的負責人,談起安全一直強調最重要,但是生產一忙,安全就向后擺一擺,等忙了這一陣再說;等到出了事故,追查責任時,才潘然悔悟:生產任務太重了,沒有想到安全問題!“安全第一”的理念如果只停留在嘴上,不能深入從業(yè)人員的內心深處,“遭搶行”的情況就不能杜絕。
  三是加大安全意識的養(yǎng)成,提高公眾呵護生命的意識。人的安全意識的提高需要社會各方面的協(xié)同配合,積極引導:
  1.如善待善用媒體,充分發(fā)揮其弘揚真善美的重要職責,做好安全意識技能提高的宣揚工作,積極引導激發(fā)社會整體“要安全”的意識。
  2.培育人民公共安全意識,隨著經濟的高速發(fā)展,股份制改造,人民心中“公家”的概念越來越淡了,但發(fā)展經濟絕離不開公共安全,發(fā)展經濟的最終目的不是財產的絕對私有化,沒有安全的經濟活動是反人類的,沒有公共安全的財富是不會長久的,沒有安全的經濟效益是水中花,鏡中月。
  3.適當強制安全習慣,安全習慣的養(yǎng)成與其他習慣一樣,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在從業(yè)人員未養(yǎng)成良好的安全生產習慣前,是需要一定的強制手段來輔助的,強化的安全教育,嚴格的安全培訓,嚴厲的安全獎懲也是必須的。一旦良好的生產安全習慣養(yǎng)成,趨利避害的意識一定會有較大提高,也將受用終身。
  同時,在提高公眾的安全意識過程中,還要提升相關機構對公權力的敬畏意識。必須加大公共服務機構對社會資源調配權力的限制,加大對公權力形式和內容的規(guī)范,確保公權力只為公共利益服務。普通民眾在日常的生活中不經意的所見所聞,直接影響對相關部門機構的評價,也會對社會行為產生一定的驅力。
  安全工作來不得半點馬虎,生命對每個人來說只有一次,呵護生命是尊重生命的最基本的要求,只有公眾的安全意識普遍提高,救援工作的社會效益才會最大。
 

網友評論 more
創(chuàng)想安科網站簡介會員服務廣告服務業(yè)務合作提交需求會員中心在線投稿版權聲明友情鏈接聯系我們
浦城县| 汶上县| 教育| 惠州市| 新绛县| 迭部县| 琼海市| 迁西县| 梁平县| 休宁县| 科技| 资源县| 靖宇县| 拉孜县| 长岛县| 广宗县| 安阳县| 沿河| 明光市| 繁昌县| 宁津县| 治县。| 黑山县| 百色市| 武城县| 旬邑县| 招远市| 凌云县| 蓝山县| 全州县| 鸡东县| 苗栗市| 永福县| 昆山市| 牙克石市| 新巴尔虎右旗| 仁布县| 乐陵市| 台北市| 新龙县| 嘉定区|